|
|
|
' s" k/ P( I. u" m+ d, Z" u o, U
/ u' U9 \. O4 E
. `& H% I4 c1 N# J
1 q; n9 ?1 n; G. ^. d! F, ^
% F, e5 `* D7 O7 ~2 D
加油站内不接打电话 这是安全常识 那么 在移动支付普及的今天 用手机扫码支付油费 危险系数有多高?
3月23日,最高检和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9起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督促整治加油站扫码支付安全隐患的行政公益诉讼案。 扫码支付发射的功率可能引发射频火花。许多加油站推出手机扫码支付服务,虽然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便利,但在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手机扫码支付,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最高检和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的案例通报显示:
- 2020年1月,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浙江石油分公司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疫情当前,您不下车即可加油付款,不进店即可开具发票,还可以……》引起了浙江省海宁市检察院的关注。
2020年6月15日,海宁市检察院层报浙江省检察院,审批后决定立案审查。为解决“在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扫码支付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海宁市检察院召开专题会,邀请浙江省安全协会的专家到会指导,并联系通讯部门进行手机电磁辐射实验。 ..........................................................................................
......................................................................................... 通讯专家对手机待机、使用VOLTE通话、扫码支付和观看视频等四种场景下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
同年7月3日,为多方听取意见,海宁市检察院专门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安全专家、通讯专家、法学专家、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担任听证员,社会公众代表、海宁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听证当事人,社会各界人士、新闻媒体等参加旁听。
听证会上,安全专家对于手机扫码支付发射的功率可能引发射频火花进行了分析,通讯专家对于手机四种不同场景下的W/m2进行了说明,法律专家对于行政机关履职的法律依据进行了阐释。通过公开听证,最终得出“在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扫码支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结论。 同年7月7日,海宁市检察院根据听证结果向海宁市应急管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对辖区内加油站开展专项排查,依法查处违反危化品安全经营的行为,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切实消除支付安全隐患。海宁市应急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2020年7月17日,该局联合海宁市商务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加油站扫码支付安全的整治方案》,提出进一步规范全市加油站经营行为的八条意见。7月23日,海宁市应急管理局向海宁市院回复整改情况,海宁市辖区内62家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扫码支付已全面叫停,安全隐患已消除。 对于该案的典型意义,最高检和应急管理部在发布的案例中介绍,在互联网时代,移动扫码支付已成生活常态。许多加油站推出手机扫码支付服务,虽然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便利,但是在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手机扫码支付,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有车一族加油时,除了扫码支付的问题,还有以下这些方面要当心:
加油时车要熄火;
加完油后应确认已拔出油枪;
加油站内外都不能吸烟或者点火;
加油时注意静电,不要随便穿脱、拍打衣服;
加油站里面不要随意停车、逆行或者穿梭;
加油时不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加油站内不接打电话。
6 s4 }# b& ^9 C9 _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