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 n5 S* k( s8 z; J+ @: z3 K& \
: k4 M* p% l5 N8 h # Z, O9 e) Y! ?/ z9 i* ?" i$ M O
0 ~, p% [% B# g/ m 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乡有机水稻基地。(王雪梅 摄) “小小一粒米,今成致富宝。田满黄金稻,山民开怀笑。”如今,在重庆市城口县,提起周溪大米,许多人脑海中就会联想到生态有机、色香味美等词语,这种采用原生态方式种植,无污染无公害的大米,在县内市场十分畅销,已成了小有名气的“抢手货”,成为周溪乡产业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 而周溪大米,在前些年却险些“绝迹”,稻田纷纷被改成了旱田,几百年种植历史的水稻被玉米、土豆、红薯抢占了地盘,几无“立身之地”。 种植水稻,延续数百年的传统为何会被放弃?现在为什么又会重新种植?这一切的答案,都蕴含在周溪大米的“前世”与“今生”之中。 前世——一粒米忙倒一家人 稻田中已经成熟的水稻。(周溪乡 供图) “我们这里种植水稻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前些年,好多人都放弃了。”说起过往,周溪乡双龙村村民王明强话语中有着一丝无奈。 据王明强介绍,种植水稻在当年是一项费时费力的“苦活路”,从春到秋,三个季度,一家人都得围着田坎转,到头来也不过是收得三两石稻子,吃不上半年就见了底,年复一年,种稻人的心力劲也就“见了底”。 春天,从犁田开始,“苦活路”就开了头,慢吞吞的老牛套上沉甸甸的犁头,一点一点、一尺一尺的往前掘进,一亩田,至少也要耕上三天。接下来,育秧、护床,一天几趟的跑,观看秧苗长势,通风散热。到了栽秧时,一家大小齐上阵,还请亲朋邻居“换活路”,往往下了田就是十天半个月。 秧苗下了田,由于水源稀少,守水就成了“持久战”,于是,从晚春到盛夏再到初秋,村民们的双腿始终在堰沟和田坎边来回,一守就得整晚,一守就是两个季度。 到了秋天,稻子一天天成熟,忙着准备采收,收拾好“拌桶”“晒席”,又要提前找人帮忙,到了日子,割稻、捆把、脱粒、搬运、晾草,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收完了,忙着晒谷,每天太阳出山搬出铺薄,日头落下收拢搬进放好,中间守着驱赶鸟雀,遇到突变天气,抢收入屋忙得满头大汗。 正在晾晒的周溪水稻。(周溪乡 供图) 这还没完,后面还有收谷草、谷入仓等系列琐事等着一家人。 “就这样忙了大半年,种出的谷子还是不够一家人吃。”王明强感叹,苦活累活干完,收成还不多,加上在市场上购买大米越来越方便,他也随着大流把家里的田全部改成了旱田,种上了玉米、土豆。 如此辛劳,折射出的是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基础设施的短板,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种稻人自然越来越少,稻田自然就慢慢成了旱田,水稻种植走入了最低谷。 今生——一茬稻富起一村人 柳叶发了新芽,桃花在半山上盛开,万物都在春风中慢慢复苏。又到了繁育秧苗的时节,周溪乡双龙村四处都是忙着整理育秧田的村民。 周溪乡的秧田。(周溪乡 供图) “你看,这些田如今都变了样,又成了稻田了。”王明强告诉记者,现在周溪大米“活”过来了,像自己一样,把所有田都种上水稻的村民已经越来越多。 周溪大米,因何获得了“新生”? 耕种方式的改变是第一场“东风”,微耕机走进了大山,套上滚犁,一亩田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就能耕完,比以前用耕牛耕田快了十几倍。插秧有了秧苗机,发动机一响,身后就是一行整整齐齐的秧苗种进了田中。到了收获的季节,脱粒机派上用场,一捆稻谷不到5秒全部脱粒,省时又省力。 基础设施的改变是第二场“东风”,近年来,尤其是脱贫攻坚以来,村里道路得到改善,种子、肥料等生产物资运输难题迎刃而解。最重要的是灌溉水渠,乡里修建了一条水泥大渠,种稻人守水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而最大的一场“东风”是周溪大米走向了市场,周溪乡先后在大榜、青坪、双龙三个村打造了有机水稻基地,共计发展种植有机水稻约800亩,奠定了产量的基础。同时,选取黑米、红花米、“渝香203号”等优质米种,采用稻鸭共育、生物除草、灭蚊灯除虫、施用农家肥等方式种植,大米质量不断提升。另外,通过精心设计为周溪大米穿上了量身定制的“花衣裳”,吸引了市民的眼光,起到了良好宣传效果。 周溪乡双龙村村民王明强察看秧苗长势。(周溪乡 供图) 质量上乘,包装精美的周溪大米,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销量逐年增加,越卖越好。 耕种轻松了,灌溉充足了,市场打开了,钱也挣到了,村民们种水稻的热情也就有了,一方方旱田自然就改成了稻田,周溪大米,从此获得了“新生”。 来源:视界网
0 @8 I. K% V5 u)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