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学期末,各种考试评比都会发奖状,同学之间也会相互攀比炫耀,家长会把我们每次拿到的奖状贴在墙上,七大姑八大姨过来总会夸赞一番~
小时候,家家枕头上都盖着这种枕巾,上面的图案也很有中国传统的韵味,有鸳鸯、有龙凤、有各种花朵...很多都是爸妈结婚时亲戚送的。
路上最多的就是二八大杠自行车,车座很高,小孩想骑很困难,车座上总是爸妈的背影,紧紧地搂着他们。
八、九十年代还会用蜂窝煤,还记得小时候不小心把刚弄好的煤弄散了,免不了就要一顿骂,还得找邻居“印印煤”。
帮爸爸用大瓷缸子沏过茶,据说是爸妈结婚时候必备,那时候也是家家户户都在用,特别耐摔。
那时候的照片都有底片,大家都特好奇,最喜欢拿着底片,对着光看里面是什么,看到人没眼珠还觉得可恐怖。
儿时最具杀伤力的玩具,经常用来打鸟。全部是自己动手做的,打在身上特别疼,所以出于安全考虑,老师和家长严厉阻止我们玩它。
这也是几乎人手一只的玩具,最喜欢把上面的螺丝多拧几圈,看着它跑得时间长点再停下来。
那时候几乎每个女孩都做过的事情,采一些草,加上明矾,紧紧地包上一夜,红红的指甲就染色成功了,特别漂亮!
家家户户用的都是这种盆子,颜色也是相当地喜庆花哨,比塑料盆沉不少,现在依然能买得到。
以前家里有个录音机就很了不起,当然就离不开磁带了,“卡带”的时候,还要用笔转一转。
那时候,每个妈妈都会自己织毛衣,而且有特别多的花样,冬天穿着妈妈亲手织的毛衣心里倍儿美!感觉是世界上最暖的衣服了~
小时候,见奶奶用过,双脚并用地操作机器感觉特别神奇,据说那时候结婚的“三大件”就有缝纫机。
小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睡觉的时候奶奶总是在旁边为我扇风,满满的幸福。
不明白为什么,有段时间小孩特别流行养蚕,哭着喊着要爸妈给我弄一只蚕,摘上几片桑叶,放在盒子里,现在想想有点让人起鸡皮疙瘩~
那时候没有计算器,算账都用这种算盘,只见大人的双手在上面拨来拨去就能迅速算出一个数,小编小的时候还苦苦学过,现在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这绝对是不少人童年最爱的玩具,骑着它在家门口一圈又一圈,威风极了~
晚上上厕所用它照过亮,胆子小的还得拉着一个人去,停电的晚上也经常用它恶作剧吓人~
照过当时觉得很美,现在看来很好笑的艺术照,每个小孩额头中间还会点个红点,造型也很夸张。
这是农村人绿色生活的典范,可以拿来洗锅,还能拿来搓背止痒,是不是很少人见过了?
经常满屏雪花不出人的黑白电视机可不是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谁家有一台,那绝对是小孩子的聚集地,每天按时按点的报道,在电视机前排排坐。
现在人们天天喊着跪搓衣板,可家里真有这种搓衣板的可能没几个吧?那个时候的搓衣板,真的是用来洗衣服的,现在人天天喊搓衣板,搓衣板。
吱呀吱呀的压几次压杆,谁就能被压出来,从地底出来水清凉无比,老万县很多地方也还是有这个东东的。夏天最喜欢跟一圈小伙伴压水,就这凉水洗个脸简直不能再爽了。
那些年流行的不是阿迪耐克,而是妈妈的鞋样子。小时候的鞋子从来不需要买,找张报纸画个样子,在奶奶和妈妈的巧手下很快就变成一双鞋的模样,那时候的鞋子合脚有耐穿,天天走街串巷的疯跑也依然坏不了。
金黄的颜色一直以为是戒指有木有?跟小伙伴过家家的时候必须得有它的闪亮登场,长大后才发现,原以为那是爸爸妈妈之间爱的信物,原来是妈妈辛劳一生的见证。
记忆里老爸就有好几块这样的手表,戴在手上可洋气了,就像女孩会偷穿妈妈的高跟鞋一样,估计每个男孩都偷偷戴过老爸的手表。
这可是父母一代结婚时的“四大件”之一,现在看来有些笨重的大盒子,在那个电视并没有普及时候可是非常神奇的存在,听广播、听音乐,休闲娱乐的重任可都在他身上了。
大小不一的油吊子代表不同的重量,去粮店打油的时候从来不用称,几个不同大小的油吊子就解决了,右边还有它的好搭档油漏斗。
以前的饭盒都是这样的没有现在这么花哨,一盒放咸菜,一盒放米饭,吃的也是香喷喷的,学生时代就靠这个打饭。
那时候,众多小伙伴喜欢簇拥在一起在村头坳上飚车。随着一声口令,鱼贯而下,一路呼啸,一路惊叫,一路欢笑。车速太快时,我们会用鞋子擦在地上充当刹车减慢车速,为此很快磨薄了鞋跟回家没少挨骂。周而复始,推上冲下,不玩到天黑是不会回家的。
现在农村里这个还很多,记得小时候的夏天就是靠这个过的。
估计现在的00后没见过这个吧,以前农村的带带儿都是用这个理发的。纯正手工,木有电动。
现在看起来咋这么好看呢?家里的保温瓶永远都不会缺热水,装满了妈妈的爱
木制的洗脸架,这上面可以放盆、挂毛巾,有的还配有镜子和专门放肥皂的地方。
现在很难遇见了,要在以前总是被那一声猝不及防的“嘭 ”吓到。
推包谷面、推麦子面、推汤圆。推磨添磨!故事很多!
大家自行想象这是啥!哈哈估计家里养过猪的或者羊的会比较熟悉!
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机,手拿大哥大是“暴发户”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