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把林业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选择核桃作为退耕还林的重要树种。
资料图片
城口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雨水,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这片土地特别适合核桃的生长。城口也因此声名远播,被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
走进城口县高观镇的核桃产业示范园,远处是雾气淡影朦胧,近处是饱满的核桃挂满枝头。
王勇 摄
这种皮薄质优的核桃品种,被称为“渝城1号”。它是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渝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众多引进核桃品种中进行筛选,通过多年引种驯化选育成功的优良品种。这个品种适于重庆市海拔800-1600米、土层深厚的核桃栽植区域种植,具有生长势强、坐果率高、孤雌生殖能力强、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果实品质优良等特性。
有了专家的帮扶,大家的干劲更足了。“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好啊,我们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毕业于重庆大学的向辉,2016年回家乡施礼村任村支部书记,“起初有人不愿意种核桃。可是看到经济效益以后,大家都想着要退耕还林还草,多退一些。”
城口县也不断吸收林业龙头企业入驻合作。
资料图片
在城口县高观镇重庆城口核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代小平正在忙碌着为次日的城口县核桃精深加工项目投产仪式做准备。整齐的流水线车间,堆放着数量庞大的深褐色的野核桃。
“目前,我们的一期项目正式建成并即将投产,形成年加工野生核桃3万吨、野生核桃胶囊5000万粒、核桃乳助剂1000吨的产能,预计可实现年收入5亿元。”代小平说。
王勇 摄
为发展核桃产业,城口县加大了科技种养的力度,先后组织乡镇领导及林业科技人员到福建、山东、湖南等地考察学习经果林建设的先进经验,在全县举办核桃的栽培、整形、嫁接等适用技术培训。
“有一次,400多人不断提问。他们累积了太多的问题,等待着老师们解答。对技术需要的渴望,让当时的专家们十分感动。”东升村支部书记徐加燕对村民们学习种植技术的场景尤为难忘。
近年来,城口县建成核桃种苗繁育基地450亩,新建高观镇等6个高产示范园1370亩,实施核桃低效林改造3000亩,核桃高产示范园区达24个4800亩。截至2020年,全县核桃资源总量达到40万亩,投产面积17万亩以上,包含种植资源和野生核桃资源在内,产量达7400吨。
“我们还在核桃林里面种植了中药材。借助退耕还林质量提升行动,重点培育中药材、核桃、茶叶等特色产业,建设生态产业提升示范基地和示范园,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这样既可以提升退耕还林质量,也可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城口县林业局局长江成敏说。
回望群山,重峦叠嶂。太阳的光芒穿过幽暗的隧洞,穿透历史的尘埃,正照射在苍茫林海之间。
老区新生,正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