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街道和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日,重庆相继发布《城市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导则》《重庆市中心城区推进街道中心和社区家园实施的规划要求》(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对街道和社区的服务设施建设作出了规划要求。
- D/ o; d- f7 w, j
2 H6 b& c* {- ?& N: b, ~
3 c' _2 f; r* G* ^
# X# o5 {* F: M: J9 p5 q7 q那么街道中心和社区家园应当如何规划打造?市民将享受到哪些便利?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对此进行了解读
/ }6 a% ]& z+ @: s+ }0 S
) d1 z5 n3 A* n- U3 J4 x! t日常公共服务不出街道; S7 t" ^+ B" |# S1 V; Q
% x- a! B: S! z/ D k( ^" W0 t
基本生活服务不出社区
; l1 {, H- @ W' x% p8 x; N5 n7 r0 }; J. n* p# ]. I6 t
5 l8 S- E! h0 K
0 C/ C: ]7 L8 L$ B0 p. S5 F0 ~+ l' k" }' A4 w ?+ N4 u# X! g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中心和社区家园是以城市街道和社区为服务范围,统筹布局街道和社区级管理、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便民商业、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交通设施和其他社区服务设施的“小微中心”。* q: g- D, |$ s- E
, |4 W0 O- e; T* |2 E1 J
& Y% Z; {. J( L4 x6 ]《规划要求》提出,立足社区生活圈理念,规划街道中心和社区家园的服务范围应与街道和社区治理范围相协同,与设施服务能力、服务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相匹配,结合行政辖区界线、自然地形、规划道路、隶属沿革、居民日常生活习惯等进行统筹考虑。 m* f* m" G! j! }& H3 C& W: ~$ V
+ _ w# Y# E5 A! K0 K+ k; L; I& n+ X% f/ e" {
比如,街道中心规划服务人口规模约10万人左右,适宜的服务半径为1000米左右,步行时间约20分钟;而社区家园规划服务人口规模约1.2万人左右,适宜的服务半径为350米左右,步行时间约10分钟。+ S9 T' \$ _- ^* n5 q7 s' @
9 }1 L X5 q2 c% J, S
; m- n7 R* P A: h2 ~1 L: S) `
新选址街道中心52个4 W1 u2 y6 Z6 ~) ? M
* }+ X- u9 `: N$ C- ^; |& \. r
新建社区家园392个% _" e3 I; {+ F d! i! E" _3 n
$ b* z2 H( `& [! u M, s$ G5 m0 `+ I
5 }( ?' S$ X! g& ^. c4 E n }( U
+ s, V& @2 e7 }( n$ O0 h4 l/ ^& y. W/ L$ C4 M* a, \
《规划要求》中明确,街道中心和社区家园的规划布局,应选址在人流集散点或服务人口重心附近,结合现状街道和社区级其他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布局,方便居民就近使用。5 ^! C/ I0 k+ ?; T0 T
5 h: p4 F G+ X6 w/ j1 e
L3 Q2 B# H9 s( ?原则上每个街道建设1个街道中心、每个社区建设1个社区家园;规划有组团中心的街道,街道中心应结合组团中心进行布局;规划有街道中心的社区,其社区家园应与街道中心组合设置,避免功能重复。* {/ E/ U8 ]$ y' g1 g* c
, k# h6 N" k+ I/ s. l! H# j2 W
, v, @& R P: b8 \/ j按照上述原则,目前,我市已在中心城区新选址街道中心52个,新选址社区家园392个。7 p9 n; Y9 u2 u6 V
3 J6 g) H N$ H V
( i# d S) @% b" D2 \9 K- g配置7项便民设施
3 H3 g: r, b( ]
2 K1 K) H4 \5 `# T: I7 z5 h+ Z8 k让市民生活更便捷& |8 |0 l2 \' \ G1 a
/ `" j8 U, k' |6 h7 q) `; @$ \4 G, q% y* R1 i
5 A5 _- a" E: R1 O8 B1 s3 T; }% M* ~3 _ i i. r
街道中心和社区家园有哪些规划标准?
|! }2 u1 f. U
$ S. V' q1 `* w9 x/ u8 b" Q
, T3 U, _/ p p9 g6 L) i上述负责人介绍,每个街道中心集中配置的设施包括街道公共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街道文化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7项设施,占地面积应不少于1.5公顷,建筑面积不小于15000平方米,还应配置不小于450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广场。
. n3 A; b/ q. }5 g8 r: Z' w2 J% A4 T5 U! F; k* k
; X5 [" a) j3 {5 \& H8 v0 z: J! L
而每个社区家园集中布局的设施包括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多功能运动场、菜店(平价超市)等7项设施。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还应在室外配置用地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和不少于500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动场地。
; p0 G, P: T2 X$ g$ K& _. f! Y1 a' M: S5 f) p1 W: n
$ ~! m2 d/ A% U2 ?3 H0 k
此外鼓励在街道中心、社区家园内部增加青少年培训、亲子教育、幼儿托管、四点半课堂等特色功能和服务,以及合理组织交通、停车等需求等便民化、人性化的设计。0 ~" a" y' [1 p, x% P; _) E
7 l$ w: e! }+ _ Z( l* n2 i来源:华龙网
3 X2 V" H8 F) G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