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9 d2 J7 `9 j- ]+ a9 S0 v
; |* i* }- n- M2 l5 i; R/ V
/ T% j4 } |/ C F
4 Z0 T, o7 K+ g3 I0 f
m# H4 O2 @) ?& e% n) v( G" s6 H
前面,我就西渝高铁从陕西一路南下后,在樊哙镇为何要兵分两路,同时修建分别前往达州和万州的线路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西渝高铁下出“双黄蛋”,同步建设两条线路,原因到底在哪儿? 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示意图(据网络)
今天,继续就西渝高铁的设计线路开展分析,从个人角度去看为何这条即将开工建设的高铁线路,为何选择经过人口少的重庆市城口县,而没有过人口更多的四川省的万源市。分析建立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欢迎大家理性参与讨论。
从地图上看,西渝高铁从西安南下后,经过该省的安康市,可以有两种走向,一是沿着襄渝铁路的线位,继续经过陕西省的紫阳县,随后进入四川省境内的万源市,再走宣汉县,随后到达达州。
另外一个方向,则是走陕西省的岚皋县,并进入到位于重庆最东北的城口县,再进入四川省境内抵达达州,或不进入四川省境内,而是继续沿着省市交界边上,前往重庆市的开州区和万州区。
前文已经分析了西渝高铁无论单独是走达州还是万州,都不符合川渝两省市的需求和沿线地方经济的发展,故而要兼顾两者。但鉴于城口和万源两地位置东西并排,高铁线从安康出发后,完全做不到两者兼顾,只能二选一。
那么,是选择走四川万源,还是走重庆的城口呢?相信这个选择够设计人员头疼的,毕竟两地都需要高铁。
实际上,无论是走四川万源还是重庆的城口,都与陕西省的紫阳县、岚皋县的需求有紧密联系,可以说,陕西省的紫阳县和四川省的万源市、陕西省的岚皋县和重庆市的城口县分别属于同一个抱团阵营。
城口全县只有25万余人
从人口上来说,陕西省紫阳县和四川省万源市加起来共有75万人(其中万源40.6万人),陕西省岚皋县和重庆市城口县一共42.3万人,几乎只是前者的一半。经济发展上,四地均属秦巴山区和川陕革命根据地老区,绿色经济不错,但总体仍需提升。
铁路线设计,在尽量满足沿线需求之外,还要考虑沿线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潜在的客流量,以及沿线的地质复杂情况和铁路修建的成本问题。
铁路线设计要考虑多方因素
西渝高铁无论是走岚皋、城口一线还是紫阳、万源方向,都需要穿越大巴山,不仅要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还得注重岩溶、采空区等特殊地质情况。尽管大巴山的地质条件差不多,但查询一些相关资料,发现经过紫阳、万源的话,高压岩溶水、高瓦斯比较多,且排水困难。
更重要的是,线路从万源下来之后,会经过宣汉县境内的普光镇以及附近。这里有著名的普光气田,这是高铁线路设计时需要绕开的特殊地质范围。
大巴山地质复杂
从线路走向来看,尽管走紫阳、万源经过宣汉再到达州,长度较走岚皋、城口要顺直一些,修建成本或许会少点。但另外还要单独设点,修建连接线前往开州、万州方向,相应的长度就会增加,建设成本会不降反增。
另外,岚皋、城口虽然人口少,但这两个县却一根铁轨都没有,尚属于铁路空白区,而紫阳县、万源市有襄渝铁路经过。西渝高铁走岚皋、城口,有助于快速提升它们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
岚皋县和城口县均是铁路空白区
再从最后一个发展角度讲,城口县位于重庆市的最东北一角,如果这次没有抓住西渝高铁的规划设计,那么很长一段时间内该县将处于一个无铁路的尴尬状态。而西渝高铁的到来,城口“无铁路、无高速、无航空、无国道”“四无”窘境的交通瓶颈将得到突破。 来源:百度-一千零一眼
* @0 ?: r3 @" j7 B- i!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