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g9 K. o% x; |1 S/ U
# ]2 Q ^4 h( B3 J9 p# o( g
9 b6 O/ y: [; J. _ * D+ k+ m8 n9 Z7 B
4 k- @+ M5 O8 `# }4 x9 `
0 D6 P# C$ I2 H, m0 B' ^/ ` 城口方斗坪的生态民居垛木房和瓦板房的建房法,2015年被列为城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Summer in Chengkou in 2021 据资料:方斗坪位于城口县高楠乡以北30公里的方斗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四周高山环抱,坝底宽阔平坦,形如巨斗而得名。 总面积30.21平方公里,区内海拔1300—2256米,最高峰“五个包”海拔2256米,为城口最高峰之一。森林覆盖率90%以上。植被极为丰富,稍低处有松、杉、灌木林, 略高处为原始森林,18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高山耸峙,层峦叠嶂,林海茫茫。方斗坪属高山梯级小平原,总面积7平方公里以上,北与陕西、东与箭竹相邻。坪内分一、二、三、四坝,成梯状上升,每坝方圆几公里,总长近10公里,宽约5公里。 Summer in Chengkou in 2021 今天,我们原计划去巴山湖半岛游玩,开车到了巴山镇,却没有找到我们想像中的巴山湖半岛。一打探,居民们说,这一大片就是巴山湖半岛。昨天计划去巴山湖湿地公园玩玩,结果导航把我们导到了县城里,到了导航目的地,居然没找到湿地公园。一个医院的保安小伙告诉我们湿地公园不在那里。这真叫人有点蒙圈啊。
看着我们失望的样子,一位热心的民警小姐姐建议我们去方斗坪看生态民居石木屋。我们在导航地图上看了看,从住的地方到方斗坪78公里,从我们所在的巴山镇去有十四五公里,这十多公里都是无名崎岖的盘山公路,那些弯那些拐(回来后,爱人重新打开了导航图,粗略数了一下,有五十多个弯拐)在图上看起来就如愁肠的百结。山高坡陡弯多,对于新手司机来说,行车难度可想而知。出于安全考虑,去与不去,我有点犹豫。而一路走来的好风景,最终还是让我们心动而行。
上山的路很陡,弯道很急,幸好爱人喜欢开山路,平时在家就喜欢开车去山路上转游,这下这胆技可是派上用场了。 一路风景,一路寻找,翻山越岭,走过一条很陡很窄的小路,却来到了一个破烂的小石屋前,走到了路的尽头。倒车的时候,右后车轮还卡在了路边堆放的一堆原木里。
虽然走错了路,但这边风景独好!
指挥倒车的声音惊动了旁边住家的人。一个五十出头的大姐走了过来,非常惊讶地看着我们。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给我们指了路。时值中午,我们借用她家的院坝,一边做午饭,一边与她夫妇聊天。
大姐是北屏乡人,这房子是他们花了十多万元买的,他们有三个孩子,都在外打工,现有一个孙女与他们一起。
我们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开始吃饭。大哥出来找小凳子,我赶紧把他先前端出来给我们坐的小椅子端进去。只见屋里除左边靠墙有个小旧黑柜子,右边靠墙有张小黑方桌外,什么也没有。他们要用小凳子坐着吃饭。
桌上放着一大碗凉拌黄瓜,一小碗焖煮的土豆。随后,看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和大姐也各自端着一碗土豆从里屋出来。
“这就是你们的午饭吗?” “嗯,你莫看我们这土豆小,但是很好吃。我们喜欢吃土豆。”大姐快乐地说。
我很想拨点我们简单的菜给小姑娘吃,然,我忍住了。洗碗时,我们正准备把菜盘里的剩油倒掉,大姐却拿去用水冲到他们的泔水桶里了。这勾起了我对少年时那些贫穷日子的回忆:那时,我们锅里没有油,泔水里更没有油。 不知经过了山路几十弯,我们终于看到了“方斗坪”的牌坊。一阵兴奋,赶紧下车观赏美丽无比的风景。另一辆停在这里的车的车主告诉我们,下面能看见的那个平坝就是方斗坪了。
下山的路一样陡峭弯急,但,目的地就在前面,对此,我们似乎也不太在意了。
从山上下来,视野突然开阔,四面环顾,高山环抱,青山白云,绿树成荫,几户人家散落其间,但却未见人影。整个山野显得十分静谧安详。漫步之时,忽闻洪亮的鸡鸣声从对面山野浓密的树林里传来。这真是世外桃园啊! 这就是方斗坪的垛木房和瓦板房。最具原生态的民居。垛木房是由原木建造的,而瓦板房则是用一种岩石片建造的,非常有特色。2015年城口把这种建房法列为城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我们看到的这些房子都比较新,看起来并不像我们想找的古原生态的那些。 这里有个农家乐,如果想来这里避暑休假的话,可以在这里落脚住下。 方斗坪的历史与文化,风俗与传统是悠久的,我们对方斗坪的了解是零星的、肤浅的,但方斗坪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深刻的。
方斗坪,我们来过这里…… 0 r& C2 k! B B5 G: R: N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