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路邓乃觉 邓乃觉(1914-1995)原名邓祖彭、城口县明通高梯子人。曾就读于重庆第一师范学院,后毕业于某军官学校,被分配到杨森部队当排长,在部队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刘承模。
杨森部出川抗战,邓乃觉参加了淞沪抗战。淞沪抗战结束后,邓乃觉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相当反感。在地下党员刘承模的鼓励下,20多名基层军官于1937年底,向部队请假“谎称”“回四川过年”。一行人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要求去延安,正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八路军副参谋长罗炳辉,通过其夫人张明秀秘密安排邓乃觉一行人,1938年初到了延安。从此他改名邓乃觉,其意思是从此开始觉醒。到延安后,邓乃觉成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员。抗大毕业后,邓乃觉留校任军事教员,并被派到胶东半岛组建抗大1分校,在1分校执教3年。
抗日战争时期,邓乃觉在许世友部与日军周旋。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邓乃觉接到紧急命令,首批秘密渡海抵达辽宁省,执行毛主席开辟东北根据地的任务。邓所在部队多次更名,后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师”。邓先后在364团任参谋长,366团任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邓乃觉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参加了辽东作战、新开岭战役、塔山狙击战。邓乃觉所在的366团被誉为“塔山英雄团”荣获毛主席、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11月6日发表社论祝贺。
1948年11月,邓乃觉所在的41军作为先遣部队秘密南下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1949年11月参加了包围北平的战事。北平和平解放后,邓所在的部队担任了北平的警卫任务,接受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在北平西苑机场的检阅。
1950年7月至1955年,邓乃觉调武汉高级步校、西南军区、昆明军区工作。1963年从后勤学院毕业,参与组建后勤第22分部,成为第一任部长。1964年执行保障援越抗美的物资供给。1968年承担保障援寮(老挝)抗美物资供应的工作。
在战争年代,邓乃觉多次负伤,头部、脚部、背部、臀部终生保留着战争的印记。建国后,评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逝世后,女儿在他的骨灰中找到了美国制造的炸弹弹片。 邓乃觉生前曾获得:1948年解放东北荣誉勋章、1950年解放华北荣誉勋章、1950年解放华中纪念章、1955年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55年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独立功勋荣誉勋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