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北屏乡月峰村打锣岩景区广场,一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据月峰村第一书记贾曦介绍,正在上演的《彩龙船》是村民们自导自演的。近年来,随着打锣岩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游客也不断增多,村民们积极编排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目,丰富游玩体验。
文化既是旅游业的资源基础,又是其精神动力支撑。月峰村聚焦艺术创作,将地方特色文艺作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着力提升打锣岩景区文化内涵,受到当地群众、外来游客的一致好评。
“今天天气好,我们几个姐妹专程到打锣岩来耍,没想到还有演出看,他们表演得特别好。”正在观看演出的游客余少凤说:“打锣岩开园以来,我就经常约着朋友来玩,每次来都有新鲜体验。” 打锣岩景区位于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南麓,海拔1200米,风景区面积约500亩,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消夏纳凉、郊游烧烤、露营净心的好去处。 除了聚焦提升文化软实力,月峰村集体经济还组织筹措资金实施打锣岩研学旅游项目建设,将实现秧田捉鱼、户外戏水等游乐项目,预计8月中旬建成。
“打锣岩景区是我们村的旅游招牌。”月峰村党支部书记马军说,自2019年景区开园以来,通过收取场地租赁费、垃圾处置费、停车费等,实现平均年收入15万元左右,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打锣岩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不但改善了月峰村的生态环境,还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每当游玩旺季来临时,月峰村二社村民赵丕玉就在景区向游客售卖农特产品、柴火。她告诉记者,仅靠这几个月卖东西,就能挣五、六千元,年底还有分红,这对以往在山区种地、靠天吃饭的她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除此之外,景区开发了环卫、停车场管理以及护林护渔等岗位,7名困难群众在此劳务,年人均增收8000元。更值得一提的是,打锣岩的开发利用,为北屏乡村旅游增添了动力与活力,有效新增激活大巴山森林人家10余家,推动了周边森林人家蓬勃发展。
如今,打锣岩已经成为了月峰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引擎。 今年,月峰村驻村队员、村支两委对照创建A级景区指标,对打锣岩进行考量计划,明确2022年将打锣岩创建3A级景区的目标,并与“左邻右里”物业公司、重庆嘉辰旅游发展公司等市场主体对接,拟对打锣岩景区进行专业管理和宣传。 此外,月峰村初步制定“太平-月峰”联合发展计划,将太平村果蔬采摘体验园、月峰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梯田、荷塘景观)、打锣岩景区连成乡村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接下来,我们将会按照建成3A级景区的目标,进一步做好规划设计,对景区短板改造升级,让更多游客在打锣岩玩的舒心。”月峰村党支部书记马军说。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