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6854|回复: 0

    重庆市城口中学校简介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976

    帖子

    303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36
    发表于 2022-4-1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办学历史

    1942年2月,城口中学创办,校址在土城城隍庙西边南城墙内的“新城书院”(今玉碑公园下边电力公司办公大楼处),时称“城口县立初级中学校”,春秋两季招生,共计招收13个班,毕业9个班。学校规模最大时,在校三个年级六个班,学生约240名。

    1949年6月,国民党军队占作营房,学校停办。

    1950年8月,经万县专署决定,将开县温泉私立清江中学改名为“开县城开中学”,城口原初中未毕业的学生和54级新生都赴城开中学就读。城口学生到此读书,须翻山越岭,步行四五天。

    1952年7月,城口中学在原县立中学旧址复办,称“城口县初级中学校”。全校共有十多个教职工,其中教师8名。


    1953年春,万县专署拨款为城口中学新建校舍,县政府选址柏家坪(现校址)。柏家坪当时只有少量水田和旱地,大部分是乱坟冈,1954年冬,新校舍落成。

    1955年春季开学时搬到新的所在地。52年秋至57年秋只招收初中生,每级一个班。初中毕业后须到开县中学读高中。

    1958年秋,开始招收高中班,学校升格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四川省城口县中学校”(简称“城口中学”,校名沿用至1997年重庆直辖);直至1966年,每年招收一个高中班。

    1961年夏,城中首届高中毕业班(高61级)到开县参加高考(至1965年,城口学生参加高考均到开县参考),有11名学生被高等学校录取,打响了城口高考的第一炮。

    1958年,学校修建猪舍,学生利课余打猪草,常年养猪20-30头。这个时期,各班都划有蔬菜园地,自种蔬菜。当时,国家资金紧缺,学校在校园内自办砖瓦厂烧制砖瓦。学生挖操场,在河坝背石头,搬运从任河放下来的木料,学校的大部分建设都是学生参与完成的。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学校先后开办红岩农场、后山农场,所有高中学生每年分期分批到农场劳动一个月。


    1977年,国家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城口中学当年向高等学校输送了17名学生。

    1978年,学校被万县地区行署列为地区首批16所重点中学之一。

    1997年夏,重庆市成为中央直辖市,学校随其改名为重庆市城口县中学校。学校先后建起了图书楼、男生公寓、高中部教学大楼、女生公寓和学生食堂、艺体楼、塑胶操场、科技实验楼。

    2008年成功创建为重庆市重点中学。

    2011年度重庆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2011年度重庆市园林式单位”。

    文化传统


    城口中学赋

    枕巴山之麓,踞任河之畔,吸山川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育桑梓之后裔,塑老区之英才。民国三十又一年,城隍庙里艰难创,传文明于僻壤,播希望于蛮荒。临解放,校凋敝,人去楼亦空;共和立,旗鼓新,校兴业渐旺。陋室空堂把家起,“三苦”精神将业创;学子登北大,上清华,赴欧美,遍天下!高校讲坛传其声,科研院所留其名,千行万业皆精英。
    灵哉,巴山之地脉!贵哉,进取之精神。
    渝直辖,创市重,宏图展:楼宇拔地起,场馆换新颜;行业耀光华,科教领先端;网络联五洲,良师日益添;花木呈异彩,芳香播校园;曲径通幽深,长梯登圣殿!“砺志、笃学、文明、和谐”属校风,“敬业、求真、博学、善导”铸师魂,“乐学、善思、践行、创新”为学韵!教研结硕果,教学上台阶,躬耕讲台名师涌,高考连年创辉煌。
    美哉,今日之校园!乐哉,育人之摇篮。
    忆往昔,披荆斩棘创业艰;看未来,科教兴国责任担!务谨记:居功而不傲,传承需创新;励精而图治,校兴亦我任!师博爱而睿智,教严谨而业精。莘莘学子,承浩浩先民之美德,具巍巍大山之风骨,但求成才乐磨砺,不贪清闲学纨绔。承“三个”面向,致华夏盛强,吾辈立德增智之志向。
    噫,观来日,潜龙腾渊势如虹,乳虎啸谷声震天,鹰隼试翼冲霄汉,老区中学美名传。
    伟哉,边邑之学府!壮哉,城口之杏坛。

    来源: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