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共同的节日,人们纷纷放下劳动工具、走出工作岗位,和家人朋友团聚一堂共度佳节。而在大家享受闲适时光时,我县“保供战线”劳动者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辛勤劳动换取供应无忧。5月1日,凌晨5时,沉睡的大巴山脉还未被天边初生的曦光唤醒,城口县林之汇贸易有限公司仓储负责人唐大勇和16名同事就已到达物资仓库。他们,是整个“保供战线”到得最早的人,也是供应保障的第一环节。取单逐一对照需求、按需分类分拣物品、检测商品出具凭证、小车推运出货堆码,是每一件商品出库都要进行的操作流程。“今天要的货有点多,大家要抓紧时间。”唐大勇将需求单分发到每一位同事手上,大家立即分散奔赴各自岗位。生鲜仓库分拣员迅速打开保鲜库,对照单据逐一称重打包;粮油仓库分拣员两人一组合作,将一批批“重量级”货物搬上推车;出货运输员四处奔忙,快速将分出商品定向搬运堆码,整个仓库,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仓储分拣人员的忙碌在继续,运输驾驶员随之拉开了一天工作“序幕”。6点30分,欧术群装好第一批商品,发动引擎驶向运程最远的“南部片区”。他的6名同事,也开着各自大小不一的货车,驶向城口县城和25个乡镇街道的每一个角落。“最要紧的是鸡鸣乡高速公路指挥部订购的老腊肉和山地鸡,他们今天准备和所有一线工人聚餐过节。”货车穿行在蜿蜒曲折的三排山公路上,虽然已经行驶过无数次,但他还是高度集中、小心翼翼。两小时后,欧术群到达鸡鸣乡,卸下货物后立即赶往咸宜镇和周溪乡,等他将所有物品送到后,已是中午12点。匆匆吃过午饭,欧术群马不停蹄往回赶,他需要马上赶回去将一批商品运往重庆。这其中,国家级重点工程广西省大藤峡水利枢纽施工方订购的300袋城口高山生态香米和100袋城口老腊肉最为紧要,需要在下午6时前赶到火车站,而后运往广西。“这一趟来回就要两天,答应儿子陪他去烧烤估计也泡汤了。”欧术群表示,今年11岁的儿子早早跟他约好去烧烤游玩,但自己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心里满是对于孩子的亏欠。“这些承诺以后有机会再带他实现,现在我必须将货物送到,这是本分、也是责任。”欧术群说到。据林之汇公司联络负责人杨霜介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方向我县订购农产品已持续好几年,累计购买金额达数百万元。同时,城口农特产品南上北下,老腊肉、山地鸡、食用菌、高山生态大米等先后销往北京、重庆、山东、广西、广东、四川、陕西等省市,为保障各地“菜篮子”“米袋子”作出了积极贡献。唐大伟和欧术群只是城口“保供战线”一线团队的缩影。他们选择了无私付出,“冲锋在前”换来了“内保外供、物资充足”的优质保供成果。而为保障供应在节日坚守岗位的不只是一线工人,还有行行业业的劳动者。县商务委经济运营科负责人毕飞就是其中之一。从4月25日开始,他每天都带着笔记本到全县各商超、购物中心、生产基地、加工车间、仓储物流中心……开展调查调度,逐一了解商品供应是否充足、质量检测是否达标,笔记本上密密麻麻都是笔记。“今天更忙了。”“五一”当天,毕飞从早上8点就出门,一直到晚上8点才回到办公室,这一天,他先后巡查了21家企业、超市、批发市场。 “跟毕飞一样为保供奋战的人还有一大批。”据县商务委主任陈良丰介绍,为扎实做好供应保障工作,城口县商务、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市场监管、交通、公安等部门组成了工作专班并落实专人值守,凝聚起各方合力,靶向施策保障生活物资内运外销全部畅通。各农贸市场、社区菜店、电商平台、加油站、快递物流流配送等直接对接市场“一线阵地”,保供人员及时到岗,合理加大库存,前移备货场地,加密补货频次,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不断档脱销。同时,推动线上线下联动保供,充分依托线上平台,推出网上订购、生鲜套餐、半成品菜品等多种服务,依托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等队伍开展物资接驳、转运分发、配送上门等服务,确保物资保供“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人员充足,供应及时顺畅。成百上千的劳动者在忙碌,共同为供应保障提供了“保障”,夯实了整个保障体系的根基。来源:城口发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