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周溪乡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实现乡村振兴、强村富民的重要举措,强化人才支撑、建立长效机制、优化产业布局来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实现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全乡集体经济组织累计收益321.2万余元。
深化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能人聚在产业链上、把产业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产业人才,通过“网格+”让120多名农村党员服务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建立“优秀乡土人才+项目+农户”的帮带模式,将25名“土专家”精准配备到各村产业链上,“土专家”在传技术、帮规划、带发展上下功夫,深入田间地头主动为群众提供育种育苗、田间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实现技术服务对每个合作社全覆盖。开展技术咨询30余次,解决技术难题50余个,培训群众3000余人次,有效激发农村党员及群众的积极性,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蓄能引才”。
建立“基层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大院+农户”的长效机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和奖励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收入的实体项目,有效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第一桶金”问题。鼓励各村成立村社一体合作联合社,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负责人,全乡7个合作社实现农民变股东1664户6585人,引领群众由“单兵作战”变“抱团发展”。引进渝川农业、城口巴人记忆农业等公司,建立良好的合股联营模式。发挥本土企业和致富带头人优势,与村集体合股联营,实施农村“四好”公路、国土绿化、村庄整治、国家储备林等项目建设,激活集体经济组织有序发展“一池活水”。
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围绕县“两种两养”产业局部,结合周溪乡地理条件因素,规划中药材、竹笋、食用菌、生猪、水稻、核桃等为主的6个产业基地,持续做好“周溪农家猪”“周溪冷水米”“鹿坪中药材”“凉风雪竹笋”“周溪木瓜”等产业巩固提升工作,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持续实施“户均1人务工、3亩以上经济作物、50头(只)以上畜禽”“1+3+50”到户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独活、大黄、广香、连翘、百合、天麻等中药材5000余亩,养殖黄牛、生猪、山地鸡等畜禽40000余头(羽),种植水稻、油菜、土豆、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8200余亩,在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下实现产业“百花齐放”。
来源:周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