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明通镇人大组织21名县、镇人大代表,统一佩戴代表证,到明通镇龙恋魔芋基地、乐山村李自才油桃基地、金六村古井盐文化点,开展“代表走基层,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动。 “我们采用松针铺设的方式种植魔芋,具有保湿、杀菌、松土、肥地四大功效。”明通镇龙恋魔芋基地负责人向代表们介绍情况。基地海拔高度在1200至1400米之间,地块比较平整、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适合魔芋生长。在基地的带动下,龙泉村、金六村、大塘村发展魔芋260亩,镇内群众散种魔芋约100亩。代表们跟随负责人脚步到魔芋地参观,魔芋已经出苗,涨势极好,不少工人正在给魔芋除草。张代表随即表示,将向县政府反映魔芋基地情况,建议县政府加大对魔芋基地种植管护技术指导,让魔芋成为明通的支柱产业。 走进果园,林木错落有致,红彤彤成熟待采的黄心油桃格外引人注目。桃园的主人李成才也是一位人大代表,他介绍到,果园现有黄心油桃1000余株,每天早晨采摘后拉到镇上售卖,可以卖到5元一斤,今年开始以“五五开”的方式和水果商贩合作,预计收入超五万元。果园里除了油桃还有冬桃、葡萄、李子等果木,每年优先聘请脱贫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务工,工资每天在120元到150元之间,每人年均收入约增加5000元。听完介绍后,徐代表建议将果园发展为集采摘、销售为一体的体验园,以农家乐的形式经营,激发果园衍生效益,进一步带动困难群体增收。 “明通镇因古盐井而得名,其盐业史最早记载于《宣汉县志》《万源县志》两志。要依托现存的2处盐井遗址、1处“城口县盐井工业遗址”保护碑,打造“盐源金六”文创品牌,新建盐井文化陈列馆,再现古法制盐,深入挖掘古井盐文化,重塑盐井形象,赋能文化产业振兴。”金六村联村领导王代表站在古井盐文化展板前说道。“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前期规划,也将规划区内四坐坟墓迁出,挨家挨户走访收集了制盐用具、盐井故事。”代表们在王代表的介绍下实地查看了盐井、老盐厂,其中一个盐井还在源源不断地产卤水。代表们看后议论纷纷,表示要通过人代会提意见建议、梳理形成闭会期间民情民意向上反映,争取打造井盐文化项目,让城口唯一的井盐文化点重现辉煌。 代表一行采取分模块调研的方式,每调研完一处就在当地召开选民大会,听取选民意见建议的同时,向选民宣讲法律政策,汇报近期镇人大及代表工作情况,和选民打成一片,共收集意见建议3条,解答选民疑问26条。 明通镇人大始终坚持以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倡导代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披荆斩棘的锐气、脚踏实地的干劲,当好乡村振兴的宣传者、践行者、代言者和监督者,为促进明通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山河代‘盐’·仁文明通”的仁文名片不懈努力。 来源:城口人大
5 t8 z/ }$ @) u" J# x3 w) ^7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