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 z$ Z4 n/ F
为进一步做专做实做细“一村一警(辅)”工作,充分发挥农村警务力量在巩固基层政权、创新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城口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创新推行“一村一警”工作模式,最大限度把机关警力下沉基层,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见警率和管事率,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竭力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通过“走出去”进村社开展院坝会与群众近距离接触。
通过“走出去”进企业开展恳谈会与群众面对面现场互动交流。 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联村警务实体化运转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县局党委在落实市局党委重要决策部署上,打破传统警务运行模式,整合机关警力向基层倾斜下沉,实行“领导包片、民警联村、村村有警、月月见警”的运行模式。认真研判辖区治安形势,把打击防范和服务民生的端口前移,主动优化基层治理,严格落实定期打卡签到、工作报备、任务纪实、动态反馈等日常管理制度。 面对面向群众报告,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安全防范工作提示,听取群众意见。
将联村警务与“百万警进千万家”“社情民意大走访”“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等重点工作一同部署、一体推进。通过民警入户走访,向群众常态化报告公安机关打、防、管、控、服等进展成效。随时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架起警民“连心桥”。
今年以来,全县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3%,其中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32%,以“一村一警”为依托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突出坚持依法治理,严惩突出犯罪。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从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入手,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农村安全稳定违法犯罪活动
2月19日,修齐镇旦坪村村警接到群众匿名举报称村民魏某某家中藏匿火药枪。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了相关情况,组织民警赶赴魏某某家中。到达现场后,民警与魏某某进行深入交谈,向魏某宣传法制知识及私藏枪支弹药等危害物品的危害,鼓励魏某主动上缴私藏的枪支。魏某在民警的劝告将藏匿在一楼楼梯间杂货堆里的火动枪支上交,民警将枪支当场予以扣押,及时消除了社会安全隐患。
根据刑侦、治安、食药环侦等警情社情指数,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积极开展安全风险隐患预防和排查,及时发布防护常识和常见犯罪手段,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组织开展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和交通安全宣讲等,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今年以来联村民警推动法制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组织专题宣传783轮次、反诈培训158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93处(起)。 5月1日,庙坝镇兰坪村村警接辖区群众反映称,在兰坪村附近捡到一条娃娃鱼,民警立即前往兰坪村并联系渔政执法工作人员。经认定及检查,该鱼确系俗称“娃娃鱼”,学名为“大鲵”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且健康状况良好,符合放生条件。随后,民警在周边村民的见证下,将其放生。 兰坪村村民称“现在是生态条件好了,居然还能捡到娃娃鱼,还好平时来村里的民警宣传到位,晓得这个东西是保护动物,自己不能动,所以才第一时间联系你们”。民警随即对该名群众提出表扬,并将此次事件在各村社进行宣传,呼吁辖区群众,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同时进一步讲解禁渔禁猎的相关政策法规,起到了良好的宣传警示作用。
依托村社区警务室,发动驻村民警争当平安建设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和社情民意信息员,张贴警民海报620张、发放警民联系卡1.2万余张,化解土地纠纷152起、调解邻里矛盾278起、宅基地问题45起、各类纠纷求助894起。 随时倾听群众心声,积极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6月24日,龙田乡卫星村高速桥墩基础建设工程现场施工负责人刘某通过村警前期预留电话联系卫星村村警,称其施工现场有人阻碍施工,需村警帮助化解问题。经现场了解,因当地村民在该工地务工后未拿到应有工资而采取阻碍施工的极端方式表达诉求,施工现场负责人刘某告诉村警是因业主方未支付相应费用导致无钱支付民工工资。 民警掌握现场具体情况后,组织民工、施工方、业主方进行调解,通过几小时的调解工作,施工方、业主方均协调出资金支付了拖欠的大部分民工工资,剩余部分工资的支付问题,双方完善了相应手续并确定了具体支付日期,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终于成功化解。在矛盾纠纷化解后,村警把握现场聚集人员较多的时机,结合该拖欠工资案例,对在场所有人员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法制宣传。村警耐心细致的入村工作,赢得了当事三方和围观村民的一致好评。 把公安工作延伸到农村各个角落,踩实联系服务群众的每一步。东安镇德安村村警在一次入户过程中了解到辖区居民两家人因门前的土地使用权问题,多年来纠纷不断,争执不下。由于当事人父辈对这块土地的产权问题没有交接清楚,现在相关人员已经去世,问题也无从解决,联村民警既讲法理又论人情,让双方当事人化解了多年的矛盾。
联村民警不断拓展更加人性化的警民沟通渠道,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参与度、关注度、认可度全面提高,安全感、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县局共收集到民意建议95条,为群众办实事514件,帮扶34名特殊群体。
厚植人民情怀,常与群众沟通交流,架起警民“连心桥”。东安所仁河社区民警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居民谭某因2008年在工地上干活时不慎摔伤脑部导致腿脚不便,因身体残疾、无法劳动、夫妻离异、孩子成长等诸多问题一直压在心中,且谭某家庭情况十分困难,不善言辞心理包袱较重。 民警发现这一情况主动靠前,按照县局“五勤”工作方法开展工作,有时间就前往谭某家中交流,了解目前精神状况、身体情况、家庭和邻里关系,并积极联系村委和走访周边群众对谭某作思想工作,为谭某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谭某精神状态逐渐良好,对社会能够保持积极正面的看法,家庭关系和睦,周边邻里能够提供给与关心和照顾,对民警如同家人一样主动靠上去贴心的为其重拾生活的信心表示非常感谢。
截至目前,联村民警累计走访群众8450余人次,走访企业236家,化解涉企矛盾纠纷31起;走访学校39所,排查治理涉校安全隐患3处;开展法制宣传18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3000 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份。 “一村一警”工作模式真正发挥出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有效服务人民群众、切实维护一方平安的作用,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来源:平安城口
. m0 n# k% a*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