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建设中的城开高速公路(重庆市开州区至城口县),已经开通了一段。这条桥隧比例十分高的高速公路,建设难度较高。等待全线开通后,城口县将结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城开高速)城口县南端的咸宜镇和鸡鸣乡,和开州区交界。在这两个乡镇之间,建设有一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原名叫“鸡鸣收费站”,招牌都挂上了,可是地盘在咸宜镇内,后来“鸡鸣”的招牌被撤下。挂上了“雪宝山北”的招牌。不管收费站的名字叫什么,收费站的设立,无疑给这两个乡镇的交通出行带来很大的便利。 (鸡鸣乡和咸宜镇)这两个乡镇可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城口县城和开州城区都比较远,到城口县城约80公里,到开州城区超过100公里。高速公路开通后,到两个城区的时间大大缩减。那么问题来了,城口县的咸宜镇和鸡鸣乡,会被开州城区虹吸吗?直白来说,也就是咸宜和鸡鸣的人们,购物、休闲、医疗、读书、上班、买房等方面,主要往开州靠拢,而不向城口县城。 (高速互通地理位置示意图)一直以来,行政区划的界线只是一种社会管理的界线,它阻挡不了跨区域的联系。比如著名的“徽京”南京,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由于靠近省界边上,安徽的多个县市(马鞍山、芜湖、滁州等),和南京联系紧密。在开州区内,也有这样的例子,开州区南部的长沙、岳溪、南门等镇,由于毗邻万州,和万州的联系十分紧密。 开州南部乡镇被万州虹吸,而其他县的一些乡镇,同样被开州虹吸。比如云阳县北部的农坝镇,四川宣汉县的樊哙镇,这些乡镇都有到开州的班车。而个人觉得,咸宜镇和鸡鸣乡受开州虹吸,但是并不太明显,有以下三个原因。
(鸡鸣乡)首先是“鞭长莫及”,简单来说,开州城区距离咸宜鸡鸣实在太远了,都超过了100公里,相当于开州到重庆车程的三分之一。即便有高速公路的开通,这100公里太耗费“体力”。假设只有二三十公里,那是稳妥妥的被虹吸了。 再就是开州城区的虹吸能力有限。在整个渝东北,万州才是区域中心城区,毕竟曾经是地级万县市的驻地。而当时的开县还是万县市的下辖县之一,时至今日,在某些方面,开州还被万州虹吸着。开州和城口的固然有差距,如人口规模,城区规模等,但这个差距,不足以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 第三,咸宜和鸡鸣都是小乡镇,荡不起多大的水花。咸宜于2014年撤乡设镇,七普常住人口只有7000多人。鸡鸣乡人口更少,常住人口将近4000人。两个乡镇人口加起来才一万人多人。对比开州北部山区的大进镇,常住人口约28000人,比这两个乡镇要多。人口偏少,产生的效应自然也就不明显了。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图源网络。 来源:伟游四方
' k1 I6 u; r8 T* ^) m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