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 W# j# P( w" }* H, e; J7 T 在城口的最后一天,去了一趟岚天乡,一方面是朋友们有事回城,而我还有闲余时间,另一方面是感觉意犹未尽,还想体验一下乡村生活。目的地是岚溪村的一普通农家。到了之后,发现家中有四个人正在跟着电脑视频跳健身操。聊天之后才知道,他们四位是达州的老师,来此避暑已经四五天了。午饭是和农家主人一家四口一起吃的,外公外婆与外孙外孙女。在我的人生经验里,是少有的和陌生人一起吃午饭。主人一家很客气,不停的夹菜,让我感受到山里人的淳朴。午后,去屋后散步消食。阳光依然热情,明亮的刺眼。只有山顶的云,不畏炎热,自由飘飞,变幻无穷。偌大的园子里,散见着各种垒石艺术,有曲径,有牌坊,有小院,有门廊,一看就是出自艺术家之手,颇有点身在夜郎谷的感觉。只是如今,荒草没道,有点破败了。想当年,一定在山村轰动一时,远近驰名。回到住处,主人从门口的李子树上摘下一盘青李,略带微黄,自然成熟,入口甘甜。李子树下,牡丹花结出的果实,有五个瓣,像绿色的海星,又颇有点似八角。另一边,黄桃即将成熟。黄桃树边上,是一棵樱桃树,绿意葱葱。边上是一棵红枫树,叶子正红。看得出,这些树是幸运的。它们经过了主人挑选,成为了家庭的门面,也是待客的佳品。回到屋里,凉爽宜人。这里海拔1300余米,四周都是群山,植被丰富,地热少,比主城低十余度,白天无需开空调,夜晚需要盖被子。也难怪,来此避暑的人络绎不绝。就在吃饭的间隙,一辆来自达州的大巴车,拉来十余人。饭后,他们来串门,我正好杀西瓜,大家边吃边聊。来此避暑的大爷神采奕奕,退休多年,逛过国外,走遍国内,在朋友力荐下,来此消暑纳凉,尽享退休好时光。看得出,他们脸上的怡然自得、逍遥自在。很快,他们就围成一桌,一边摆龙门阵,一边打起了麻将。其间,隔壁的农家乐老板来过一趟,说有人来电预定房间,但他们的房间不够住了,协调这边安排两间。主人家说,正好还有两间,满口答应。于是,老板含笑而去。这只是岚溪村一个普通的村庄。家家户户利用自己的房屋,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足不出户,就可以就业赚钱,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生活方式自此改变。要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推荐至此,我无法相信大山深处,村民生活发生的变化。昔日的田园,如今成了都市人的心灵牧场,成了城里人的另一个家。未来,这会是我们的归宿吗?随着年龄渐长,我们的老年,又该心归何处?我不禁想起作家刘亮程笔下的《一个人的村庄》。昔日萧条没落的村庄,在一个作家的努力下,成为艺术家的驻地。乡村的前景,因为作家的回归,因为文学的注入,而发生可以看得见的巨变,成为乡村振兴的显著符号。川渝地区,都有避暑的习惯。避暑经济在城口,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如何让人们在这里住得舒坦,游得开心,玩得快乐,其实有很多事情可做。我相信,城口的未来必将因为避暑产业的发展而改变。当然,小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其投入是巨大的,但效益是缓慢的,运行成本也是很高的。这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投资在未来。就像种一棵楠木,不可能立即见效,但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它一定会成长成材,让财富以可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我想,投资避暑产业就如同我们种下的一棵楠木。它让我们有机会回馈自己,并最终回馈自己。我期待,岚天乡的未来会更美好。虽然孩子们还不太适应乡村的生活,但是总有人在这里,甘之如饴,乐不思蜀。
& C; Y! W0 P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