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连日来,为应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我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主动投身抗旱减灾一线,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复兴街道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居民义务送水,水流声、汽车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抗旱期间“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进行曲。目前送出生活用水约25吨,受益群众累计100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部分居民用水紧张的现状。
修齐镇科学统筹现有水资源并积极寻找新水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农家、摸旱情,统筹资金12万,更换替代水源4个,新安装饮水管网13000米,有效缓解了旱情的影响,把群众所急、所愿、所盼的事办到心坎上。
高观镇实时调度各村(社区)蓄水池蓄水情况,疏通治理水源地和输水管道9处,确保群众生活用水供得足;组织141名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志愿者全力投入到抗旱保收工作,帮助村民抢收玉米,降低高温干旱为农作物增收带来的损失,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庙坝镇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众志愿者100余人成立志愿服务队,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送水行动”6次,畅通供水“保障线”;同时,入户开展节水宣传,引导群众精打细算用好水。坪坝镇按照全县保水保电和安全稳定工作要求,党员干部靠前指挥,组织开展抗旱减灾、森林防火等工作。利用微信群、广播大喇叭向群众播报近期气象信息和防灾减灾应急措施;成立送水志愿服务队3支,为有需要的村民送去“及时水”达143.5吨。
巴山镇积极谋划,精准施策,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等300余人下沉一线,全力做好节水宣传、设施保障、抽水调度、送水上门、生产自救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的影响。
咸宜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找水源、牵管道,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截至目前,全镇共找到新的水源5处,有效解决了部分缺水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 北屏乡采购储备应急供水管9600米,大力寻找新水源点8处,开展节水用水知识宣传30余场次,人员转移避险演练2次,整改辖区山坪塘安全隐患3处;党员干部自发成立送水志愿服务队伍,利用洒水车和自有车辆为40余户家庭送去生活用水50余吨;同时,合理调节区域用水,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底线。
治平乡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全面摸排辖区内农村供水工程和保障情况,同步寻找新水源、建设新管道,对接业务主管部门,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抗旱技术措施,积极联系农业保险公司,有效保障群众利益。
蓼子乡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组织15支党员干部志愿送水服务先锋队,“卡车+水桶”变身“移动水源,为百姓送水26吨;在重点缺水村社,协调专业运水车辆,采取“按需送水”的方式送水35吨,群众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为切实减少鸡鸣乡贡茶种植示范园茶苗损失,鸡鸣乡积极动员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群众积极开展自救,拟订《抗旱公约六条》,广泛宣传引导周边群众节约用水,及时维修疏通茶园灌溉管道400米,组织党员、群众组成“茶苗护卫队”投工投劳400余人次。
双河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技术人员与当地群众一道组成9支“巴山急先锋—找水小分队”,出动人员130余人次,开展旱情调研、跟踪监测、技术指导73次,持续进行送饮水保生活、送设备保作物、送服务保稳定行动17次。 沿河乡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主动深入家家户户了解并解决了群众用水问题。7月以来,党员干部带头累计寻找水源7处,新建饮用水源5处,铺设管道7000余米,维修管道1000余米,切实解决了900余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左岚乡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送水活动”,为部分群众送去生产生活用水40余吨;同时,统筹人力物力,灌溉产业基地面积80余亩。 县水利局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抗旱保供水工作中,通过供水、抽水等工程性措施,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进一步强化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发挥智慧河长系统功能,对重点水利工程、水库进行日调度,全力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县应急管理局党员带头下沉到村,科学指导、全力支持农村抗旱、森林防火,共同打好高温天气下抗旱、森林防火攻坚战。县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保水保电和安全稳定工作的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动员党员先锋队联合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开展防火、防溺水、节水用水等知识宣传,核查群众用水情况。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