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鸡鸣乡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和精准施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形成一整套从“源头发现、核实研判、识别纳入、精准帮扶、巩固提升、稳定销号”的工作机制,明确10名帮扶单位县管领导干部和14名乡镇干部或驻村干部为监测责任人,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入户帮扶走访,进一步织密织牢防返贫监测网,做到监测帮扶工作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一是聚焦农户申报。农户因病、因学、因灾或因意外事故等特殊原因出现致贫返贫风险,通过申报,由村级组织入户调查核实和分析研判。二是聚焦入户走访。乡村两级干部通过开展日常走访、集中排查等方式对辖区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三是聚焦行业部门问题反馈。根据县教育、住建、医保等行业部门反馈的疑似问题户进行研判。四是聚焦大数据平台反馈。根据县乡村振兴局反馈的大数据平台预警监测模块的预警户、预警村信息进行核实研判。
一是村级初审。村两委收到问题线索名单后,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入户核实对符合纳入监测对象的及时开展经济核查和村级民主评议会,公示期满后上报乡村振兴办。二是乡级审核。乡级收到各村初审名单后,及时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县乡村振兴局审定。三是县级审定。根据县乡村振兴局对上报名单的复核结果,乡村振兴办及时录入国家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
一是针对有劳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对象,落实产业奖补政策,2022年兑现产业奖补947户52.8万余元。二是针对无就业门路的劳动力,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及技能培训信息500余条。精准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落实监测对象担任公益性岗位9名。充分发挥辖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帮扶车间带动作用,带动就业38人。三是针对“两不愁三保障”短板问题,对住房有安全隐患家庭,符合条件的即时纳入,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家庭患有大病的,落实医疗3重保障,继续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对符合申请教育资助的家庭,积极组织学生申报“雨露计划” 职业教育补助。对安全饮水有隐患的农户,限期落实饮水安全。四是针对特殊困难群体,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按照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核确认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兜牢社会保障底线。
一是红色管理对象,以“补”为主。对收入不达标的通过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合作社务工等途径促进增收;对收入不达标且无劳动力的加强兜底政策扶持;对“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方面不达标的积极落实帮扶政策,补齐短板。二是橙色管理对象,以“扶”为主。根据监测对象劳动力状况和收入结构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就业创业培训、种植养殖技术指导等方式,多元化促进增收。三是黄色管理对象,以“引”为主。加强扶志扶智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四是绿色管理对象,以“稳”为主。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后纳入绿色管理对象,做好销号标注,同时加强日常关注,防止再次返贫。
目前,鸡鸣乡共识别监测对象14户45人,其中2021年新识别5户20人,申请风险消除回退4户11人,2022年新识别5户14人,目前所有监测对象家庭情况基本稳定。
来源:鸡鸣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