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绵千里大巴山。层峦叠嶂、山高谷深,位于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夏季平均气温23℃,森林覆盖率达72.8%,空气负氧离子达2万个/cm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60天,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气候明珠”“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县”“中国生物基因库”等称号,是理想的“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当其他城市的市民忍受着35℃左右高温的煎熬时,城口人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这就是到城口消夏纳凉最大的吸引力。
城口汇集高山、峡谷、溪流、森林、田园、乡村等多种原生态元素,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土壤富硒富锌,水质甘醇,空气清新,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农林特产资源。城口一年四季蓝天白云常相伴、峰丛湿地绿相融,有山奇水秀的自然景观,有秀美的田园风光、灵动的山水风貌、浓厚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风情。
近年来,依托境内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城口县以“重点景区+乡村旅游+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为主体格局发展全域旅游,构建了以“大巴山森林人家”为核心品牌的全域乡村旅游体系。截至目前,城口已建成7个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
有着“小张家界”之称的中国亢谷,以“原乡文化、山神文化”为主题打造亢家寨景区,采用传统的吊脚楼、石墙、茅草屋面的建筑形式,还原了古人为躲避战乱退守深山建设的古寨子,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古人的生产生活。在山上体验“曾经”,再到山下享受“当下”,山下的亢谷旅游度假区目前已成功申报为重庆市级旅游度假区,集休闲观光、度假康养、餐饮住宿、会务会展等业态于一体,这里小桥流水、巴山人家,田园阡陌、芳草繁花,恬静悠远、世外桃源,入眼处皆是一幅幅优美写意的水墨丹青画,让人流连忘返。
被誉为“大巴山最后的原始村落”的城口县高楠镇的方斗坪,境内的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丰富。走进方斗坪,一股原生态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有被誉为“悬崖舞者”的采岩耳人,有冬暖夏凉的垛木房、五彩斑斓的石板屋,还有令人垂涎的老腊肉、岩耳鸡等特色美食,是城口县唯一一个被纳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
“一湖碧水,两岸青山”,在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蓝得透明的天空下,或坐上游艇,荡漾一湖碧水,远离城市喧嚣;或围坐湖畔,与钓友竞相角逐,体验垂钓乐趣……凭着独特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移步换景的自然景观,这些地方成了大批游客前往城口消夏纳凉、放牧身心的上佳之选。
黄安坝生态科普基地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芳草茵茵、蓝天湛湛、白云悠悠、牛羊点点,随处都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莽原之景。此外,这里平均海拔高度2200亩,天然的海拔优势让这里被称为“最接近天空的地方”,夜深时分天空星罗密布,美不胜收。
此外,城口还有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城口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唯一成建制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城万红军指挥部旧址、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城口县红军纪念公园……不妨来到城口,重走红军之路,聆听红色故事,感受最真实的红色文化,抚摸最质感的历史厚重。
生态是城口的底色,也是城口的财富。这里除了有各色美景相伴,更有各类美食品尝。城口十大碗、山地鸡宴、老腊肉宴、苦荞粑粑、燕麦汤圆、高山洋芋……城口人民以原生态的食材和原生态的烹调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及营养,具有朴实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川渝地域特点。
城口十大碗,以“三蒸九扣”的蒸菜为主,因席桌只有十碗菜而得名。目前,搭配形式为六荤四素,六荤为固定形式,四素则根据地方、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以就地、当季的纯天然蔬菜搭配而成。城口十大碗选用绿色健康食材,加之使用炊具、烹调方法简单、传统,故整席菜品健康美味,极具城口特色。如今,在城口县东安镇、岚天乡一带,十大碗依然是远近闻名的乡风民俗,并且发展成为原生态美食的大聚会——生态百家宴。
城口老腊肉是城口的一块“金字招牌”,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因其工艺独特、香味纯正,肉质精良、营养丰富,早已驰名中外。腊肉在城口人的餐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逢年过节、招亲待友,城口人都会以腊肉为基调,烹饪上一桌“老腊肉宴”。带着烟熏滋味、口感软糯的老腊肉炖土豆,汤汁浓郁、肉质劲道的海带炖腊猪脚,咸香可口、回味无穷的青椒炒腊肉,肥瘦相间、金黄剔透的“菜板肉”……无论是与其他食材搭配还是单独成盘,城口老腊肉都别具一番风味。
“吃的是谷,喝的是露,若能用它补一补,冬到大寒不用布。”城口山地鸡饮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山间野草、虫蚁,肉质鲜美、营养上佳,是倍受市场欢迎的绿色生态补品。山地鸡宴是以城口山地鸡肉烹制的菜品为头道菜,且以山地鸡肉为主辅原料制作的菜品为主的宴席。城口本地人结合着大山里纯天然的天麻、党参、岩耳等山珍,采用传统的炊具与烹调方法,更将城口山地鸡的营养价值发挥到极致,万寿卤香鸡、天麻蒸鸡蛋、山珍烩鸡丸、土罐儿岩耳鸡汤、板栗鸡……整席菜品生态环保、营养丰富。
旅游总免不了要给家人、朋友买些“伴手礼”。
旅游兴,百业旺。随着城口生态旅游业迅速崛起,城口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各类旅游文创产品、土特产品也是独具特色。
城口蜂蜜是城口本地中华蜜蜂酿造的蜂蜜,俗称土蜂蜜。城口中蜂养殖已有数百年历史,经过长期饲养驯化,形成了外貌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比较一致的优良中蜂品种。“城口中蜂”乃纯生态野山蜂,常年生活在海拔500—1700米的山区,采集无污染的山花药草和植物花粉,酿造的野生蜂蜜色如琥珀,细腻如绸,味浓香醇,口感清爽,有特殊的中药材香气,含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城口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城口出产的核桃含油率高、味美壳薄、口感香酥、富含锌硒,保健功能强,特别是“城口乌皮香核桃”更是精品,常年是全国各地往来客商的“抢手货”。近年来,我县眼于我县丰富的山地核桃资源,瞄准核桃产品市场前景,深挖核桃食用、保健及药用价值,研发除野核桃调和油、野核桃油胶囊、核桃乳等11个核桃产品,可防止细胞老化,能分健脑、增强记忆力及延缓衰老,适宜肺虚、神经衰弱、气血不足、癌症患者等人群食用,尤其适合脑力劳动者和青少年。
当前,还是城口板栗采摘季。满山枯叶间,藏着无数红褐色城口板栗。岚天乡还举行了“板栗采摘节 ”,游客可以自己背着竹篓、挽着竹篮在林间捡拾板栗,尽情体验板栗采摘乐趣。这些板栗采摘回家后,生吃、水煮、糖炒或是与城口山地鸡同炖,都是最好的美食。
除了城口老腊肉、城口山地鸡、城口“提绳儿”、鸡鸣贡茶、野生蜂蜜、有机土豆、核桃、板栗、食用菌、天麻、党参、香菇、竹笋等农特产品,山神漆器、海宝玉、布鞋、数纱鞋垫、十字绣、竹编、石头雕刻等工艺品,也可以成为带回家的“伴手礼”。
“以木为本,以漆为魂”。城口山神漆器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国内外名贵天然木、螺钿片、优质竹片和城口县的优质大木漆为主要材料,是采用搭配民间漆艺和现代工艺制作而成。山神漆器胎体造型多样,绘有花鸟鱼虫各类花纹,漆器不易破裂,色泽时尚高雅,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更有屏风、花瓶、首饰盒、梳子等多种体现形式,适合馈赠、珍藏、纪念和使用。
吃住玩一体,解决完吃、玩,自然少不了住。“大巴山森林人家”是城口县打造的一个公共旅游品牌,以农家乐为基础,聚焦“森林”和“人家”,将房间开在大巴山青山绿水间,不仅可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健身、娱乐等服务,还可以感受城口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
没有拆旧建新,而是就地取材。位于北屏乡松柏村的“问山一号”大巴山森林人家,依托原来老建筑进行改造,黄土墙、青泥瓦、石板小路、木板阁楼、四方火塘、竹编装饰……这里保留了最原始的城口民居风味。
河鱼乡平溪村的“遇见·三十一涧”民宿依山水而建,三十一间独立小屋错落分布在山间。沿着石阶而上,穿过生机勃勃的森林,听着林间隐约的鸟叫,拂过厚土砌成的围墙、木头编排的栅栏。这里,少了一些风景区的繁杂,多了一份自然的宁静,你可以安静地看看书,亦或是喝喝茶,一切都是那么怡然自得。闲时,还可以感受城口农耕文化,在农耕体验乐园里,踩高跷、抬花轿、滚铁环,回味儿时童趣;在农耕博物馆,摸一摸老物件,看一看老乡村,找寻乡愁记忆;夜幕降临,携家人看一场《山恋河鱼》实景演出,回望爱情最初的模样。
河鱼两扇门集群片区,采用毛石、夯土和玻璃为建材,组合形成几何状的建筑形态;周溪九龙坪集群片区采用北欧瑞士小镇建筑风格,以木为主要材料,主推异域风情体验。双河天星集群片区采用川东民居建筑风格,每家每户设独立院落,采用退台式布局形成建筑组团。巴山坪上集群片区以小青瓦、毛石墙、夹泥墙为主要建材,以巴山镇湿地小镇的拓展体验为主要功能,以鱼文化为主题,打造湖滨休闲度假复合垄乡村。沿河迎红集群片区运用本地的土墙、竹墙、木板房、石板房、小青瓦和茅草元素,将当地竹元素融入到建筑和食材当中,打造竹主题特色村等。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这个多彩的季节,城口的花草树木、山石云雾都散发出无穷魅力,城口诚挚欢迎市内外游客走进城口、感受城口、了解城口、爱上城口。
红色革命之旅:双河乡(城万红军指挥部旧址)坪坝(红三十三军指挥部、党旗下宣誓)高燕镇红军村县城(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红军公园)。该路线可以了解参观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了解红色历史。路线一:城口县城—东安镇·亢谷景区—河鱼乡·平溪村—岚天乡—北屏乡。该线路可以体验漂流、篝火晚会、农耕文化、欢乐水世界、民宿酒店、瓜果采摘等项目,以及感受空河度假区·渝陕界梁的美丽自然风光。 该线路可以体验垂钓、划船、环湖等项目,还可体验原生态垛木房、石板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