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我县多所中小学结合特色资源和师资力量,创新组织方式、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各类特色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增强本领健康成长。
在红军小学的国画社团课上,国画老师谢冰霜正在为同学们讲述着1933年王维舟率部东扩解放城口的红色故事,随后,同学们提起毛笔蘸水、墨、彩,在宣纸上自由挥洒,画出脑海中红军英雄们的伟岸形象,在水与墨的交融中抒发自己听完红色故事后的所思所感。
“听老师讲述了红色故事后,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了老百姓们感谢红军的画面,于是用画笔画了下来。”学生杨潞指着自己刚画好的作品告诉记者。
据了解,重庆城口苏维埃列宁红军小学是全国71所以列宁名字命名的红军小学之一,也是全国300所红军小学之一。红军小学发挥城口革命老区的特色,将红色基因与传统国画结合,在延续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同时,也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红军小学的孩子们在水墨画的熏陶中,一边讲红色故事,一边绘红色英雄,在这片红色沃土中传承红色精神,为自己多彩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谢冰霜说道。
记者走访时看到,红军小学的教室墙壁,楼梯走道,随处可见惟妙惟肖的国画作品,让人宛如置身于一个水墨画展览会。满墙的奖状更是显现了多方面发展学生特长的意义。谢冰霜告诉记者,这些画作都是国画社团学生们的作品,有不少国画社团的孩子们到市里面参赛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周四下午复兴小学下课铃一响,一群孩子们提着工具奔跑着来到了社团活动教室,开始了他们今天的剪纸课。大家跟着老师的剪纸步骤,不断折、剪、翻,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春”字窗花在孩子们的巧手中诞生了。
“学校开展了很多社团课 ,而我选择了剪纸。它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还丰富了我的想象,我越来越喜欢剪纸了。”复兴小学学生冉心怡说道。冉心怡在剪纸社团学习两年多了,从最初只能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到现在已经能刻画出图形复杂的剪纸作品了。
据剪纸老师刘兴美介绍,复兴小学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开展剪纸课已经十余年,特色剪纸活动已经浸润和融入了校本课程体系,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有数百幅学生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学校社团课程的开展延伸了学生的兴趣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复兴小学结合校本资源针对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开设了多个社团。
复兴小学副校长周红英说:“目前我们开设了书法、剪纸、葫芦丝、口风琴、古筝等30个社团,丰富的社团活动真正让‘双减’和‘五育并举’在我校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