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没想到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和专精特新企业称号能够贷款。”重庆市九重山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春茂兴奋地说,“利用这两个称号我获得了知识信用贷款,解决了技术研发的资金难题,这才让我的企业能够良性发展下去。”
在重庆市九重山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颗颗小小的野生核桃通过一条智能化生产线变成了纯香且营养价值高的核桃油。公司负责人蔡春茂坦言,野生核桃具有外壳坚硬不易打开,果肉不易取出的特点,又被称为“铁核桃”,批量生产的难度其实很大,创业初期,全靠人工破壳、取果肉,生产效率十分低。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蔡春茂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和升级,这也让她的公司一度陷入困境。转机出现在2020年,县经济信息委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她的困难,于是为她匹配了专门用于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知识信用贷款,不久之后,一笔300万元的贷款就汇入了她的公司,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此后的每年她的公司都享受了300万元的贷款。蔡春茂告诉记者,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公司不断创新技术,优化生产工艺,以野生核桃壳为原材料制作出来的茶几、圆桌、葫芦等工艺品畅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过800万。
助企纾困解难,金融支持是最实的招。近年来,县经济信息委主动对接市场主体,深入开展摸排活动,当好“店小二”做好“店保姆”,积极了解企业金融需求,匹配实用产品,引来金融“活水”源源不断“精准滴灌”,赋能企业发展。
在重庆登娃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内,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袋袋品质优良的熟肉制品在流水线上密封、打包装袋,准备发往目的地。但在公司总经理龚芳富看来,如果没有去年那笔40万元贷款的“及时雨”,眼前的火热生产场景或许会姗姗来迟。
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出现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融资难求、资金周转较为紧张。县经济信息委在获悉公司的困境后,及时送来了“种子基金”。种子基金是由重庆市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城口县人民政府共同出资600万元,以公益参股的方式支持落户城口县内的成立5年内的科技型企业。
重庆登娃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龚芳富说:“多亏了这笔种子资金的及时注入,帮助我们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免除了企业资产抵押。”
此外,受到金融“活水”滋润的还有城口县九龙洞矿泉水有限公司。
“我们在走访该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企业有一笔贷款到期,缺乏续贷的过桥资金 ,于是向企业介绍了重庆市转贷应急周转资金平台,企业在该平台申请使用了856万元用于转贷资金周转 。”县经济信息委工业经济运行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科工作人员聂美蓉说,此项惠企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防止出现资金断裂的风险,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据统计,2020年我县有14家企业利用转贷应急周转资金转贷5200万元,2021年有4家企业转贷1409万元;城口县种子基金共发放三期,共计发放770万元;2022年已为我县20家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962万元,累计循环为52家企业发放5111万元。
县经济信息委主任滕远贵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用好国家、市、县关于企业助企纾困的若干政策措施。一方面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准确掌握各中小企业目前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银企和银政对接,用好各种金融工具,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和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同时用好城口本地工业企业流动信用贷,尽量扩大企业的贷款额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共同迎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