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重要民生工程。2019年以来,我县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顺应群众期盼,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分年度对县城15个老旧片区共729栋楼,建筑面积99.43万平方米,居民约6534户,逐一进行老旧小区整体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补齐民生短板,改善居住环境,让旧城换上新颜。
土城是城口县城最早修建的老街,以前的老街房屋破旧,道路不平,街道杂乱,下雨一脚泥,晴天一身灰是常态。因此,土城老旧小区成为小区改造最早的一批。
在改造过程中,路面铺上仿古地砖,住房盖上仿古帽檐、安上马灯、挂上红灯笼,道路旁种上绿植点缀、布上小景添彩,既保存了老街建筑风貌,又整洁美观、方便实用。
“没改风貌之前,雨天屋里漏水又潮湿,改了风貌后,顶楼做了防水处理,不仅外观好看了,屋里也不漏水了。”葛城街道土城社区居民张永发说,“现在背街小巷的道路宽了,老楼周围添上了绿色景观、休闲廊亭,装上了路灯,方便又美观,生活在这里就像在景区一样。”
去年,我县还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在桂花井社区、凤凰社区、梧桐社区等老旧楼院根据群众诉求,对单元楼梯间、屋顶公共空间、小区室外活动空间、建筑外墙立面进行了修缮、改造和升级。
楼院还是那个楼院,巷道还是那个巷道,可居民生活的心情却变了样。
葛城街道梧桐社区九号楼居民封达明说:“我们老年人上了岁数,以前没有电梯,上下楼梯费时费力,现在有了电梯,我们出门方便多了。”
同时,我县还对老旧小区地下管网、强弱电管线、消防设施、照明系统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治和改善优化,确保小区风貌改造质量。
“去年,我县已启动南大街片区、后南街片区、太和二路片区、复兴路片区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于2023年完成改造任务。”县住房城乡建委住房保障科副科长谢菡介绍。
接下来,我县将紧紧围绕“改一片、成一片、好一片”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移交工作,将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交付到居民手中,并督促街道社区等单位部门,开展老旧小区管理试点工作,积极组建业主委员会,对改造设施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维护,让改造后的设施设备得到有效的利用,切实发挥老旧小区改造的社会效益及民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