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乡发展越来越好了,不仅修路搞建设,群众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的同时能够照顾家里面,这个工作我很满意。”正在以工代赈项目上务工的村民石永均说到。 3月27日,在城口县蓼子乡2022年以工代赈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人头攒动,机械忙碌,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据介绍,这是城口县蓼子乡以工代赈项目示范片区最后一个项目的施工现场,该项目主要是建设一条长约1公里,宽6.5米的车行道路,于202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本年7月完工,目前务工人数已达45人,发放劳务报酬约80万元。 2021年以来,蓼子乡始终将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润滑剂”,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撬动引领作用,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发展农业产业、解决群众务工难题为抓手,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共计5个,投入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010万元。项目包括新建河堤1.2公里,产业道路2.5公里,冷水鱼养殖场引水渠及引水管道1.6公里,人行道路1.9公路等内容。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为当地250余名务工群众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发放务工劳务报酬超700万元。 项目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长湾村、天池村等4个村(社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方便辖区群众出行,有效保障40余户群众住房及周边土地安全,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完善明安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基础设施,扩大市场主体50亩高密度养殖场水面,预计年增产冷水鱼900吨,年产值达4200万元,大力推动我乡冷水鱼特色产业发展。 蓼子乡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还组织就业培训,通过以工代训的方式开展岗前安全技术及岗中操作技术专项培训。截至目前,5个项目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50余人次,切实帮助务工群众掌握务工就业技能,真正在参与项目建设中学到技术、提升能力,全面实现以工代赈项目撬动就业带动的‘杠杆’作用。”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