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维江去世后,杨前海心里想着冉维江的托付,放心不下那一家老小,便经常去帮忙,家里大部分的重活都是杨前海做的。
无私地帮助,让杨前海与陈长轩一家的关系越来越好,再加上老人和乡亲的撮合,2008年,杨前海和陈长轩走到了一起。
结婚前,杨前海和陈长轩为住在哪里商量了许久,杨前海开始是准备让陈长轩搬到自己家的,毕竟两家离得不远,照顾也还方便。
但陈长轩始终还是担心老人,杨前海想到自己的承诺,加上自己房子比较小,房子条件也差,一大家人搬过来了肯定住不了,妻子孩子的生活条件也要降低。于是在乡亲们的惊讶中,主动搬进了陈长轩的家,当起了“上门女婿”。
杨前海说:“我搬过去,老两口就名正言顺的算是我的父母了。”
面临如何融入这个家这道难题,杨前海选择用爱与行动答题。为减轻冉维江父母的负担,到了农忙时节,家里的重活、累活、脏活杨前海总是抢着做。空闲下来,杨前海会跟二老聊聊家长里短,叮嘱他们保重身体,也会时常打扫房前屋后,把家里弄得干净整齐,让老人住得更加舒适。
杨前海对妻子已故前夫的三个儿女也视若己出、疼爱有加。老大、老二在乡上读小学时,因路途遥远加之孩子路上贪玩,往往天色已暗还不着家,他总是担心得前去接孩子们回家。
走进杨前海家中,可见一只白白胖胖的可爱小猫,“家里谁养的猫咪呀?”“女儿要养的,她想养就让她养啦。”杨前海露出幸福宠溺的笑容回答。
至今,杨前海一家仍有4个孩子处于上学阶段,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可谓是“全年段包圆”,每年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等,杨前海都是优先保障、充分给足。杨前海说:“不读书没有出路,还是希望娃娃们多读读书。”
杨前海对妻子一心一意、关怀备至,家里的大小事情都要和妻子商量,听听妻子的意见。为了挣钱养家,两人一起辗转河南、河北等地务工时,杨前海总是担心妻子太过于劳累,忙完自己的活儿就跑来分担妻子的工作。夫妻二人相亲相爱,分别在2009年、2011年迎来爱情的结晶,家中再添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