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反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需要上党委、去社区,如今,足不出户,到村里找网格员,就能进行矛盾调节,让人省心更舒心。”近日,明中乡双利社区居民邓林权对网格治理很满意。 连日来,明中乡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探索打造“由被动维稳,到主动创稳,再到向前解决”的社会治理闭环机制,筑牢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全力解决“矛盾纠纷多”“诉求反映多”“问题解决慢”等基层治理难题。 网格赋能,变“被动管理”为“前置服务”。实施“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结合行政区划、人员分布合理划分网格17个,落实“1+3+N”网格力量,整合村(社区)四职干部、农村党员、各村(社区)社长、公益性岗位等人员,配齐配强网格力量,实现矛盾纠纷有人管,大事小事不出格。依托网格队伍,搭建乡、村社、网格“防控、执法、共治”三级联动圈,拓宽社会治理覆盖范围,实现对大事小情的“全方位”“无死角”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构建服务内容精准、联系渠道畅通、社会参与广泛的社会共治体系。 协同发力,变“多头粗放”为“精细管理”。根据群众需要整合基层治理单位职能,建立“群众说事,干部答题”机制,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司法所建立三级说事机构,网格设立说事点、村(社区)设立说事站、乡设立“明说明事”说事处,形成“说—议—办—督—评”闭环流程,通过召开“群众说事、干部答题”的圆桌会议,构建民意“直通车”,做到“话有地方说,事有干部管”,直击问题、直面困难,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下沉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没想到乡上的同志能下到村里来听我们说说为难事儿,还帮我们想办法解决,太感谢你们了。”明中乡机关干部下沉到村社,经常听到群众发出这样的感慨。 群众在哪里,目光就锁定在哪里,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暴露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落实、第一时间整改,实现 访民情、解民忧、纾民困的目标,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据悉,明中乡共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3次,收集解决诉求82件,其中现场解决50件,协商解决32件。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按照“有访接访、来访处访、无访约访”的原则,推行首接负责制、班子成员值班制等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群众诉求能第一时间接待,问题矛盾能第一时间处置,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末端”。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