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运锬
1979年2月15日上午10时整,云南曼麦农场内,橡胶林阴翳蔽日,大雨如注。13军38师114团全体官兵威武整齐地排列在低洼的平地上,等候着庄严的出征宣誓仪式。天空中,狂风卷积着乌云,如翻江倒海一般。跳跃的闪电如金蛇狂舞,像要撕裂浩瀚无际的苍穹。密集的雨点犹如数不清的黄豆粒,“啪啪啪”地打在树叶上,发出刺耳的声音。官兵们的军装,早已被雨水打得透湿。大雨中,人们几乎无法睁开眼睛。即将奔赴战场的官兵们,人人意气风发,个个军容严整。全团官兵清一色的光头,打着绑腿。按照规定,副营长以下的军官,除政治指导员外,其余军官一律打绑腿,除原有配备的手枪外,还一律加佩五六式冲锋枪,这样不但显得十分干练和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前线率队冲锋陷阵时更具有适用性和战斗力。
在简短精干、庄严肃穆的出征仪式上,团长范欲南刀砍斧切地下达了作战命令,简明扼要地通报了敌情,有条不紊地明确了作战任务。全团的作战任务是从吉旦偷渡红河,沿孟珊、代乃挺进至奔西爱、威龙松地区,强力阻击增援的越军316A师,同时堵截溃逃之敌,保障主力部队达成围歼越军345师之目的。接着,团政委李世占慷慨激昂地进行了简短的思想动员。李政委的话音刚落,参谋人员“呼啦”一声展开了鲜艳的军旗。全团官兵在参谋长梁显文的引领之下,面向军旗进行庄严地宣誓,表达了牢记军人职责、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怕流血牺牲、坚决完成作战任务、不辱使命和为军旗增光添彩的坚强决心。那铮铮誓言掷地有声,惊天地,泣鬼神,如滚滚春雷催人奋进、动人心魄,久久回荡在深山峡谷之中,萦绕在山寨密林之上。
别看这支队伍如此威武雄壮,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刚刚从地方上招募进来的新兵。因为1978年底,正值冬季征兵,也正是恰逢此时,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紧急启动。各参战部队不得不紧急进行统一的扩编、整编,所以新兵的比例非常大。在乙种编制部队,即使是所谓的老兵,也因为当时集中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所以军事训练往往也只是停留在军容军姿、队列操课、射击瞄准这些肤浅的层面上,而实战需要的多种技能技术也近乎于空白。在此背景下,114团作为原先的南方乙种团,也是在接受了赴越作战的紧急任务后,才临时扩编为南方甲种团的,所以也是一边星夜向南开进,一边沿途补充兵员,接受相关装备。庄严的出征宣誓仪式完毕之后,各营、连依序回到驻地做好出发准备。前些日子还对出国作战顾虑重重的新兵,经过近期的学习训练,特别是出征宣誓仪式的鼓舞,一个个也是信心倍增、斗志昂扬。在即将从川渝出发时才补入的成都籍、贵州平坝籍新兵,经过短暂的集训和向南开进时一路的教育影响与融汇,思想情绪都比较稳定。
唯有到了中越边境后才新近补充进来的云南昆明、元谋籍的新兵,他们说,接兵团招兵时原本是宣布他们去成都的,但等他们到了目的地,才发现自己懵懵懂懂地到了中越边境。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怒气冲冲地质问接兵人员为什么要欺骗他们。接兵人员摊开双手,摇摇脑袋,开玩笑地对他们说:“啊约,大概是铁道工人扳错了道叉吧! 等上面调查清楚了,再找他们算账也不迟!”逗得这些新兵哭笑不得。
因为这批云南昆明、元谋籍的新兵始终坚持说自己是被骗来的,纷纷要求将他们送到成都去。连队的干部们面对如此局面,一边夜以继日地给这批新兵作思想教育工作,稳定其思想情绪,并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军事训练,一边将情况及时汇报给上级领导,以便弄清事实真相。
上级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做出了明确答复。这其中原本就是一个误会。这批新兵原本就是成都军区招的,按原计划,成都军区招来后,也是要把他们分配到13军相关部队去的。刚好这时兵源严重不足的13军接受了南下作战的紧急任务,还没有接收到这批新兵,就奉命紧急出发了。所以成都军区命令接兵部队,临时改变前进方向,直接带领云南昆明、元谋籍这批新兵到云南边境去。所以接兵部队就中途临时改变了行进方向,把这批新兵直接送到了在中越边境积极备战的13军来了。
临战训练期间,干部们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熄灯之后,还有许多夜间训练科目要完成,当天留下的各种日常事务要及时处理。特别是那些新兵,单就军事训练任务就非常艰巨复杂,光是射击训练,就要按照一至八练习来完成,其它诸如投弹、爆破、土木作业、战场救护、互救等各种基本技能、战术技术的实战演练更是纷繁复杂,甚至在异国他乡对外国人的战场喊话等,都丝毫不能遗漏。可以说,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要教会新战士的各种战场技能,简直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很多新兵在出国作战之后,才回到军营再从军容军姿、操课队列等基本常识开始补训
1979年2月16日夜间,担任穿插任务的13军38师114团,先于其他兄弟部队开始出动。一路上伸手不见五指,到处一片死寂,密林杂草中的鸟兽昆虫此时也隐身藏形、凝神屏气,默默地注视这支神秘队伍的去向。曼麦农场的职工及附近的乡亲们,则更是扶老携幼、掌灯秉烛夹道相送。在窃窃私语中,说不完的祝福话,道不尽的鱼水情。特别是在跨越沟坎路段时,手持灯烛的乡亲们,更是直接跳进水中,伸出钢铁般的手臂给子弟兵当“扶手”,生怕他们出现任何闪失。曼麦乡亲们真挚踊跃的支前行动,让114团出征的将士们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给征途上的官兵凭添了几许的悲壮,几许的责任!出征宣誓大会上那慷慨激昂的氛围,又历历在目地浮现在每个官兵的眼前!
(特此鸣谢田红兵战友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