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咋个了,哪儿不舒服?”“他从昨晚上就开始咳嗽,还流鼻涕.”“手伸出来我把脉,睡觉情况怎么样?”早上8点,河鱼乡卫生院接诊室开门,一个穿着白大褂,身形微胖的医生一边整理病例一边准备接诊,临近乡镇、周边区县、达州万源等慕名而来的群众已把接诊室堵得水泄不通。 他叫胡伦胜,河鱼乡卫生院院长,秉承“健康不划区域、问诊不分群体”的理念,专研中医药13年。10余年来,他以中医药为特色,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现门诊就诊率、住院治疗率逐年提升。
“我家里有长辈是中医,每次长辈给村里患者治疗时,我都会在旁边打下手,帮忙抓药、煎药。耳濡目染,天天跟中草药打交道,也慢慢喜欢上中医。”谈到自己从医的初衷,胡伦胜说在读初中时,他就萌生了当一名出色中医医师的理想。 怀揣着从医的梦想,胡伦胜刻苦学习,最终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重庆医科大学。 “大学期间,我经常去图书馆,图书馆里有很多市面上很难买到的中医药方面的书籍,我就会拿节俭下来的生活费去复印下来。”胡伦胜自豪地说,这些复印下来的书籍他一直好好保存,经常拿出来反复研读。 笔者在胡伦胜办公室看到,一摞摞中医书籍和曾经的复印书籍摆放在办公桌上,每本书籍都做满了详细的学习笔记。 今年38岁的胡伦胜,自2010年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由“医学生”转为医生,不断努力工作的同时,还会抽出时间多方拜师、深造,致力于发扬光大中医。 10余年来,胡伦胜先后荣获“重庆市基层优秀医师”“城口县最美医师”“最佳医生”等荣誉称号,得到县卫生健康委和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2021年1月,城口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胡伦胜跟随120出急诊。 “当天雪很大,我们即将到患者家的时候,发现有一段一公里的斜坡,路面被冰雪覆盖,救护车根本无法开上去。”胡伦胜回忆着当天的情景,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胡伦胜一边指挥120急救车原地等待,一边同事廖相才拿着急诊箱和担架步行前往患者家中。 通过胡伦胜初步诊断,发现患者必须送院治疗。紧急情况下,胡伦胜立即决定把担架作为“雪橇”用来转运病人。他和廖相才交替控制着担架方向、速度在雪地里滑行了一公里,等患者送上车时已经满头大汗。所幸因为送院及时,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兵贵神速,对待病人的处置一方面要细心,一方面要果决,很多病情不能有一点耽搁,也不能有一点差错。”这些年,胡伦胜一直坚守在门诊,全天24小时,只要有急诊,他就尽可能和120一起出诊,以便随时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 医术高超、为人负责,胡伦胜的好名声在人群中越传越广。从县城赶来就诊的张宗瑶说:“别看胡医生年轻,他把脉准、拿药准,找胡院长之前,我也去了很多医院,效果都不太好。特别厉害。” 目前,河鱼乡卫生院每天接诊100余人次,不仅辐射了高观、东安、厚坪、岚天等乡镇,还吸引了开州、四川万源等区县的患者前来就诊。
中医是生命学科,是学无止境的学科。 胡伦胜作为河鱼乡卫生院的院长,一直大力支持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文化主题和文化氛围,积极探索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穴位敷贴、艾灸刮痧、颈腰牵引等中医诊疗项目,致力于慢性病、老年病、功能性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目前,我们正在筹备特色中医妇科,主要针对妇女的月子病、妇科疾病、产后病等疾病的中药调理和理疗,进一步解决妇女的难言之隐。”谈及下一步规划,胡伦胜兴致勃勃,河鱼乡卫生院还打算邀请山东支医专家开展义诊和咨询服务,为群众提供医疗保障的同时,也为自己争取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 “多年来,发展中医也面临很大压力。河鱼乡卫生院将一如既往的加强中医特色,一如既往的秉承治病救人,一如既往的坚持公卫服务,一如既往的提升村卫生室。”胡伦胜表示。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