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羽、青脚、红冠、白皮,公鸡体型修长威武,母鸡体型丰满,这是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副所长王海威所率领的团队,历经10年保纯、选育、攻关,培育的“混血鸡”——“渝城黑鸡1号配套系”。
为何要费尽心血培育新品种呢?“咱们的山地鸡好是好,但以前的鸡存在长势不均、颜色不统一等问题,同一批鸡大的6斤,小的还只有2斤,白的、杂的、花的各种花色也有。”养了10年山地鸡的养殖大户王乐爽一边忙着孵化新品种鸡苗一边说。
一系列测定数据也证实了新鸡种的显著优势:与纯种城口山地鸡相比,“渝城黑鸡1号配套系”种鸡开产日龄能提前35天,66周龄产蛋量增加30枚以上;商品鸡上市日龄提前30天以上,同日龄上市体重提高0.3至0.5千克,提高率达30%以上,饲料转化效率提高20%;售价方面,平均每只商品鸡能多卖10元。
有了优质鸡种,结合“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河鱼乡乘势而上推动山地鸡产业做大做强。“现在养鸡,有专门的公司出售鸡苗、提供疫苗、保底回收,还有合作社发的奖补,我们养鸡也更踏实、更有奔头了。”养了2000多只新品种山地鸡的河鱼社区居民王自辉高兴地说。据悉,2022年河鱼乡山地鸡奖补政策覆盖441户金额36.056万元,实现山地鸡出栏量12.4万羽,产值达1000余万元。
与此同时,为了推动山地鸡产业标准化发展,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城口山地鸡遗传资源研究所、城口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还研发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的养殖设备设施,起草了《优质地方鸡林下养殖技术规程》,梳理了一套标准化养殖配套技术,养鸡场要如何选址布局?鸡舍要如何修建?不同日龄的鸡该如何喂养?怎样做好疫病防治?等一系列难题“有章可循”、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