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十月,正是水稻丰收的时节,走进修齐镇枇杷村的水稻种植田内,稻田全都换上了“金装”,微风拂来,稻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一颗颗谷粒早已迫不及待,一幅美丽生动的“丰”景画正徐徐展开。 “今年的稻谷收成很好,颗粒饱满,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正在稻田里忙着收割稻谷的村民说道。 据悉,枇杷村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在清朝时期,因口感独特,品质极佳,便被奉为“贡米”。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种植产业,采用“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冬桃、青脆李、油菜等农业产业,以点带面,提升产值效益,不仅鼓起群众的“钱袋子”,还让村内土地变身“绿色银行”,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如今,枇杷村种植水稻100余亩,预计谷子亩产能达到900斤左右,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10万余元。 下一步枇杷村将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禀赋,找准特色产业与乡村游、生态游的结合点,对休闲农业景点进行全方位优化,探索出“党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画卷。同时紧盯粮食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