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通镇平安村石漉溪83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里,黄澄澄、沉甸甸的稻谷进入成熟期,县镇人大代表与稻农一道抢抓晴好,稻田“丰”景如画,泥坑坝广场、镇政府广场晒谷忙。 徐步走近,空气中弥漫的清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阡陌相连、整齐划一的稻田内金色稻穗迎风向阳,掀起阵阵稻浪。隐逸其间,一台蔚蓝色大型收割机若隐若现,收割、脱粒、碎秆一气呵成,一幅丰收在望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据悉,一年前,眼前之景还并非如此。“那时的稻田,都是不成整的碎田,好些还是烂泥坑,黄牛犁不了,机器用不上,很大部分全靠人工用锄头挖,一遇大雨天气,还经常冲垮田坎、压毁秧苗,导致稻谷减产。”村民黄明奉说。 历时三期的平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零碎分散的“巴掌田”“撂荒地”“鸡窝地”整合成411亩“田成片、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其中水田126亩,旱地285亩。今年三月份,镇人大组织部分代表对明通镇平安村“稻香平安”田园文化品牌建设推进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富有成效的建设性意见,镇人大代表曾能均主动承担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用心用情管理这83亩农田。据他初步估计,今年稻谷产量在8-9万斤左右,成品大米预计产出5万余斤,总体收益超过50万元,净收益约18万元,用工劳务费用等支出成本较改造前减少约1100元/亩。农历九月初还将种植一季油菜,待来年满地菜籽成熟时,又是一份新期盼、新希望。 镇人大主席刘大举表示:“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力量助力农业发展是根本,以后会多深入实地调研,多出谋划策,充分发挥人大力量,助推明通镇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
来源:城口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