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是城口县“一主两辅多支撑”特色产业体系中的重点产业。河鱼乡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地理环境、温度气候、土壤条件都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眼下,正是中药材采收的好时节,人工、机械齐头并进,“金灿灿”的中药材松土而出,铺满一地,分拣、装包、拉运,药农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的笑容成为金秋时节最美的一道风景。 “今年的大黄价格稳定在1.8元/斤,且药材涨势很好,每亩能收4000多斤,粗略算下来每亩的收益大概在7000元左右。”高洪村村民杨文权看着丰收的景象说道,再加上药材基地的务工收入和年度分红,以及在周边打零工的收入,这笔“账”越算越“幸福”。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河鱼乡以“林业综合改革”为契机,因地制宜种植独活、大黄、重楼等中药材约2800亩,预计采收1760吨。同时,积极构建了“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农户”的产业发展“共同体”,实现每户年均增收4200元。 “支书,独活的价格谈好没有?”一位药农正在电话咨询大店村党支部书记。同样,河鱼乡大店村也忙碌着,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先后奔赴陕西、安徽等地拓宽销售渠道,洽谈合作模式,力争600吨独活能卖上更好的价钱。 “探索分户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配的‘一分三统’运行模式,争取实现农户收益最大化。”城口县两扇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强村公司)负责人介绍道,提升中药材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是关键。 “接下来,河鱼乡将紧紧抓住‘大巴山药谷’发展机遇,因地制宜扩大药材种植品类、规模,延伸产、购、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让中药材成农民致富‘金药匙’”河鱼乡主要负责人介绍说,曲茎石斛、药膳食品等,也是我们下一步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来源:掌上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