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中医特色
中医科建设通过县级特色专科验收,中医药从业人员23人,配备中药饮片361味,2024年中医科诊疗人次15470人次,业务收入333.5万元。
二是微创突破
开展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宫外孕清除、子宫全(次全)切术,输尿管软(硬)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前立腺气化电切,肛肠疾病外科微创治疗等手术,满足辖区群众医疗需求。
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
三是质量提升
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中心门诊日志合格率97.8%,检查申请单填写合格率92.31%,入出院诊断合格率97.26%,治愈好转率95.8%,处方合格率97%。
四是家医织网
组建16个由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师为团队长,中医、护士、公卫人员(乡村医生)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
五是做细服务
截至目前居民电子档案建档数58171份,电子档案建档率97.7%。老年人健康管理3651人,管理率65.7%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数3085人,健康管理率63.06%;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数3328人;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92.29%;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 1370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87.4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205人,规范管理195人,规范管理率达95.1%;孕产妇产后访视数 240人,孕产妇产后访视率92.09%;肺结核患者管理30人,管理率达100%。
一是体制创新
依托县医共体总医院建设契机,积极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医共体专家通过“县聘乡用、多点执业”等方式定期来中心坐诊、查房、指导20余次。
二是资源共享
与县人民医院建立远程培训、远程会诊,与三峡中心医院建立了远程动态心电,与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放射等医疗服务,CT检查协议覆盖十余家乡镇卫生院。
三是能力提升
选派12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举办院内业务培训153场次,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招录优秀人才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7人,执业医师1人,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
中心将以社区医院为新的起点和标准,抓实抓优各项工作,持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