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叠翠流金。在这满载收获与暖意的时节,高观镇紧扣第十五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精心策划青少年民族团结公益课堂,以“故事宣讲+政策解读+绘画实践”三维模式,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教育体验,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童心沃土中悄然生根、向阳生长。
“同学们,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草原的牧民妈妈们,用乳汁哺育了三千多名南方汉族孤儿,这段‘超越血缘的母子情’,至今仍暖人心扉……”“民族团结故事会”上,宣讲老师以“三千孤儿入内蒙”开篇,温情讲述民族大爱。从历史上各民族共御外侮的壮阔史诗,到新时代边疆群众手足相亲的守边故事,一个个真实故事如璀璨明珠,串联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厚重画卷。台下青少年屏息凝神,眼神里满是对民族团结力量的认同与向往,爱国爱民族的情感悄然在心底扎根。
“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为让青少年吃透民族政策精髓,活动特设“政策知识微课堂”。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促进民族团结要遵守哪些原则?”宣讲员摒弃说教,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转化为趣味问答。问题刚出,同学们便争相举手,现场气氛热烈。
“原来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以后再遇到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我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四年级学生陈诺兴奋地与同学分享收获。
最让青少年欢呼雀跃的是绘画创作环节。志愿者现场讲解蒙古族祥云纹、维吾尔族花卉纹、汉族福字等寓意后,鼓励大家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创作。有的画各民族小朋友手拉手载歌载舞,有的将民族纹样融合绘出“石榴抱籽”,还有的以家乡为背景,画各族群众共耕共享的温馨场景。
“民族团结,籽籽同心;青春筑梦,未来可期。此次公益课堂,让青少年在听、学、画中深化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播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信念种子。”高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城口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