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若如初见, 于 2020-9-25 10:51 编辑 % P# T4 }6 C* q4 T! l
8 y) M1 [$ D6 B& l
城口县高燕镇红军村,因川陕红军曾在这里战斗而得名。它距离县城约12公里,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 253户884人。因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217人,到2019年初还是城口县10个未脱贫贫困村之一。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扶智扶志相结合等措施,红军整村于2019年底实现高质量脱贫出列。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高燕镇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众多令人欣喜的成果。高燕镇“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209户791人。集中安置58户228人,分散安置151户563人。为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高燕镇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扶持的方式,着力推进产业培育、就业扶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社会融入等各项工作。 A& x/ Q* ?3 S# ^# U2 T7 f2 x3 g
在高燕镇红军村举办的丰收节活动(摄影:张琛薇)
' ~9 @8 |* c' M+ ?$ k8 o4 u" J- z, _
9 b" l4 R5 w3 G- h目前,不少农民群众因为这些举措,切实地实现了脱贫,过上了有希望、有盼头的日子。 ' t& U5 J% l" V- N! [% l# n- l" \
* _ z0 @1 ?+ k& I" T# G5 Z
红军村村民覃洪江一家现在住在红军村三步梯安置点的一栋双层小楼中,和妻子龚佑美一起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和农家乐。 ! A! j, w+ C9 A3 O
U k3 q7 N3 u: V
2 N) I2 L8 W5 j! S8 U覃洪江和妻子龚佑美(摄影:张琛薇)
8 ?% \+ z- r4 U' M) x; A5 b% {9 {" `( d/ F7 W+ b6 `$ G
覃洪江今年44岁,7年前,在外务工时发生意外,导致高位截瘫,低保成为全家的唯一生活来源,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部压在了妻子柔弱的肩上。 
" O6 c7 e* O5 z9 r$ Y覃洪江一家经营的农家乐(摄影:张琛薇) ' `3 C: C$ h; N
/ T% C; o" b8 s% l2 g/ W8 T& }
5 q0 y2 {' n1 ^8 ~
覃洪江一家原来居住在高燕镇长田村和红军村交界处,不仅交通条件差,居住环境也很恶劣,很不利于身体恢复。高燕镇党委政府了解到覃洪江的实际情况后,将他评为贫困户。去年年初,红军村三步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动工建设,覃洪江家被一并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名单中。 7 p' p) u8 E9 V1 E& T% G
经过近6个月的施工,19年7月30日,红军村三步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正式竣工,有效解决了9户贫困户的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10月覃洪江一家搬进了新房,并于今年4月在家中开起了农家乐,每月能有数百元的额外收入。 + E( L3 Y; B) s6 s6 O- {
每户都有详细的档案(摄影:张琛薇)
8 t6 w4 y7 m% U4 c
$ S) D o- N1 p“现在不仅是要让他们自给自足,还要通过各项政策和措施让村民实现增收。”高燕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促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镇上根据实际,将在安置点附近规划建设红军村扶贫车间,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包装,建成后,将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车间就近务工,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发展及增收问题。
8 f- R: X& m5 d9 C0 K
除此之外,高燕镇产业扶贫日益壮大,稳定脱贫保障有力;基础设施补齐短板,村容村貌焕发新颜;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群众增收广开新路……多措并举,帮助包括红军村在内的2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逐步实现脱贫。
# j& K! g k, n* q9 p4 @5 X' p2 A
据了解,目前高燕镇已经脱贫越线840户3388人,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6.89%下降到2019年的0.72%,还有30户105人未脱贫,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实现脱贫越线。
9 X, ]) Q$ I" @. c G5 ]
来源:新浪重庆
- B; I9 k! ~& P# u,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