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双河乡采取“两不摘”的方式,对全乡公益性岗位进行了一次“看病治痛”,进一步强化了公益性岗位的日常监督和规范管理。
/ n+ B- {" V4 t; d" Q% G- V. L. s* N: P. l
不摘管理,再次摸清全乡公益性岗位总数,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据统计,截止9月,我乡共有381名公益性岗位,其中农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359人,占比94.2%。为抓住关键多数,此次双河乡决定开展一次电话回访,通过“看病治痛”的方式强化管理。回访中,主要抽查了各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电话号码是否正确,能否接通;询问是否为本人,当前否在职在岗,其职能职责、协议签订时间、劳动报酬分别是什么;日常考勤表是否按时交到村委等方面的问题。
1 I* T' ]! E9 r% a0 ]; k
5 W4 `2 K% N! E8 |( V" l- l 不摘监督,实地核查公益性岗位是否履职,做到心中有数。隔着老远工作人员就发现远处灰尘四起,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人正在清扫工程队修路走后留下的水泥灰,看着干净整洁的路面大家都相视而笑了。“从2018年8月担任公益性岗位以来,我就做公路清扫的工作,负责的是门前鱼塘到与余坪相接的回头线这一段路程,只要路面脏了,我就要去扫,一般三天清扫一次。活路也不累,每天在家照顾老年人和学生,种点庄稼,搞点种养殖,一年还有5000公益性岗位收入,家属安心在省外务工,每月收入也还不错,我觉得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已经很好了。真是感谢国家,感谢共产党的政策,感谢党委政府对我们一家人的帮助啊。”店坪村10组公益性岗位卢全友满足的说道。
" Y$ N7 P& G, V2 ~0 @ Y; z0 \- m0 A+ w8 ?0 ], s
“一直以来,如何充分发挥好农村公益性岗位的积极作用,真正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用,助力脱贫攻坚,解决就近就地就业问题,是基层在治理管理农村公益性岗位问题的难点、痛点和重点。一方面我们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的方式解决了部分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在开发中加强管理,这样才能让他们干的长远、干得安心。今后,我们仍会持续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做到公益性岗位管理的“两不摘”。”双河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R; W3 I! b- u9 n
: ]7 ?2 y! \* i0 f8 d9 ~6 v% H
2 l- \0 v& o5 I# P4 a7 q3 o( n
来源:城口新闻网1 n) R/ } j5 `
; F1 I5 C+ L: q5 o: U
8 b$ }1 O# ~# p$ p9 I! M) \
, W" z* U v B" B" L2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