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努力,只要不放弃,再大的苦都能顶过去。” 这是城口高观镇东升村杨开全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截破旧的裤管,悬在下身右边,裤管下挽成的疙瘩,随着杨开全挪动的拐棍晃动着。2016年,杨开全被县上评为“脱贫光荣户”。邻里们都说,他是靠“单腿蹚出的光荣户”。 1984年,20岁出头的杨开全青春洋溢,浑身都散发着对未来的憧憬。天不遂人愿。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到工地上修路,突然,公路内侧的巨石滚下来,他来不及避让,右腿被狠狠压在巨石之下,右腿被高位截肢。躺在病床上的他,意志全无。 一次偶然,一位外地卖衣服的单手“跑跑匠”徐某,挑着一担衣服走到他家,看到杨开全的状况和他当时一样,讲述了自己那段痛苦又难忘的经历。尽管是位陌生人,但杨开全仍被徐某身残志坚的精神所感动。那一刻,内心波涛翻滚,他一遍又一遍问自己:下半生就这样颓废下去吗? 槐花、菜花、桃花……一到花开季节,蜜蜂成群结队在杨开全的房前屋后采食。一天中午,杨开全锄草回来,走上地坝坎,看见一群蜜蜂嗡嗡地在门上来回乱窜。 他不懂养蜂,但非常喜欢这群小精灵,特意放了个木桶,方便它们安家,一周后,见这群小精灵的数量不断增多,忙忙碌碌地在桶里面进进出出,杨开全便萌生了养蜂的想法。 做蜂桶、学技术……摆在杨开全面前的困难很多。听到邻里们说杨开全准备养蜂,村里有名的吴木匠主动帮忙给杨开全做了7个蜂桶,杨开全便将原来木桶里面的蜜蜂转移到了它们的新家。 那一年,杨开全还不懂养蜂技术,蜜蜂不是被冻就是被饿,死了很多,分桶的时候还跑了不计其数。3年后,7个蜂桶只取了十多斤蜂蜜,但他并没有灰心。 经历多次失败后,他独创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养蜂技术:招蜂时,爬到七八米高的树上,用自制的竹笼子一点一点把蜜蜂“拉拢”回家。到分桶季节时,他还有“绝招”,拿着竹笼子找准时机,看准蜜蜂动向,单脚跳来驱赶、收拢,匍匐送蜜蜂“回家”。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强大的信念支持他的身体行动。 就这样,单腿的杨开全不怕吃苦,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养蜂技术,起早贪黑,苦心经营。一边摸索一边实践,慢慢地,他的知识面、养蜂经验得到提高。从最初的7个蜂桶,发展到45个蜂桶,每年取蜜400斤,收入2万多元,不仅顺利实现脱贫,还被评为“脱贫光荣户”。 2015年全县脱贫攻坚战打响,各种帮扶政策接踵而来,杨开全的产业发展从此与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绑到了一起。镇村干部经常到他家询问身体状况、问产业发展情况……短短三个月,杨开全多次参加县里、镇里组织的培训,不仅掌握了怎样预防蜜蜂疾病、留住蜂王等关键技术,还掌握养殖山地鸡、生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杨开全文化水平不高,但他目光长远,“单一产业风险高,要多向发展,长短结合,才能稳定增收。”杨开全的脑海中已有更多的规划布局。 现在,杨开全有蜜蜂70余桶,猪两头,洋芋、苞谷、红苕都种起的,还养殖着100多只山地鸡。养蜂致富,蹚出脱贫路,36年来,他靠着不服输的斗志,用超出常人数倍的汗水换回了如今幸福的生活。 来源:
; M, S5 [& b2 n( k7 I,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