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坝镇党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运用全域思维,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痛点难点,多角度探索推进农村基层党员管理工作。
纵横成网,大力培育青年党员。横向联动“选好苗”。建立青年人员数据库,形成覆盖全镇的青年人才网络,适时开展家访,邀请青年人员进圈入群,每年各村(社区)开展一次青年联谊活动,对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成绩优异青年人员,镇党委每半年组织一次优秀青年干部座谈会。纵向引导“蹲好苗”。结合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落实党员干部包户责任,把优秀且有意愿的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邀请参与村级事务及活动,经受党组织的磨砺和考验,主动解决青年人员就业创业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优秀且有意向.的人员向党组织靠拢。收紧织密“关口网”。把青年党员的“政治关”放到首位,落实多渠道考察,严格政治审查,防止“带病入党”“人情党员”“近亲繁殖”等现象发生,从源头上破解党员发展难问题,防止“难找”变成“乱找”,将不合格的发展对象剔除组织之网。
分类施策,强化党员教育管理。针对年龄较大的党员,制定“四个一”措施。党内落实“一对一”帮扶,定期开展思想提升教育,村级复杂事务优先听取他们的意见。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每年为老党员送一次服务。每年组织青年学生聆听他们一堂党课,传承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党员每月开展一次送教上门,把党中央的声音传达到每个党员。针对流动性强的党员,落实“四个一”措施。定期发放一份网上学习资料,强化流动党员管理与学习。公布一个联系电话,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经营中的疑惑。发送一条短信,在入党日发送祝福短信,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爱。提出一个要求,让流动党员牢记身份,做好返乡创业的联络员、群众外出就业的服务员、产业发展的信息员。针对党性不高的党员,建立“四个一”制度。建立一套支部书记谈心、党委提醒谈话的帮扶制度,做到对后进党员及时提醒,及时强化党性教育。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按照先进带后进,在思想上帮扶、在作风上监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一次批评教育,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开好一次民主测评会议,对民主测评不合格的党员,教育引导及时到位。
责有攸归,激发党员作用发挥。增强无职党员活力。科学设置政策宣传、产业示范、村务监督等岗位,亮明身份和职责,利用党员积分管理办法,评定星级党员,选树一个、带动一片。建立党员“1+X”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落实包户责任,每月至少与服务对象联系一次,并设立“7.1”党员服务日为群众办实事。设置金点子榜,组织党员群众对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民主议事,真正让党员成为群众代言人。挖掘老党员潜力。设立一棵“心愿树”,困难老党员将心愿或需求挂在“心愿树”上,由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定期抽取心愿卡片,帮助实现心愿。组织一次政治生日,每年七月为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送上生日贺卡、谈入党历程、重温入党誓词。发挥老党员德高望重和经历丰富的优势,邀请他们讲好党的政策,讲好党的故事,真正让党员成为组织的发声筒。激发在职党员动力。开展在职党员“承诺践诺评诺”活动,递交承诺,根据岗位职责、服务事项,特别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确定承诺事项。亮明承诺,张榜公示承诺事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认真践诺,按照网格包户、党员服务日、结对帮扶等方式践诺。民主评诺,每半年在党员大会上通报完成情况,采取党员互评、群众测评、驻村工作队点评的方式,对党员的承诺亮诺践诺的情况进行评议,并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管理,真正让党员成为为民服务的贴心人。
来源:城口微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