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坏的眼睛看身体,不行不行眼睛警报;坏坏的双手摸身体,不行不行手部警报······”这是《防性侵儿歌》《防骗三句半》等节目在巴山社区多功能厅展演。
近日,巴山镇以“141”基层智治平台为中枢,联动巴山派出所、巴山卫生院,围绕“蓝色共育护成长 安全健康伴同行”,为留守儿童和暑期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浸润式安全教育活动。并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分析暑期高发风险数据,精准定位防溺水、防性侵、消防应急等课程需求,吸引留守儿童、暑期在家学生共80余人参与。
“游戏皮肤免费送?骗子设坑让你蹦!爸妈血汗攒得难,莫贪——(齐声)莫贪!”活动中,巴山派出所民警以真实事件为例,揭露“冒充明星粉丝群”“免费送装备”等诈骗套路。
“所有的娃娃都听好!”民警指着屏幕上溺水案例的虚拟画像,“野塘水深藏着‘水鬼’,发现同伴落水莫逞强,竹竿绳索比手强!记住‘智慧救援三步走’:呼救、找物、不盲目下水!”现场演示的竹竿救援模拟场景,让孩子们直观理解了“借力”的重要性。
“来,跟着我做:手掌根贴紧胸骨,按压深度5厘米,就像揉面要压出坑!”巴山卫生院医生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用朴实的语言讲解心肺复苏要点。孩子们轮流上前实操,医生手把手调整动作。教学视频同步上传平台后,网格员当即转发至村社微信群——这恰是娃娃们最需要的“救命课”。
“提罐子,拔销子,瞄准火根压把子!”巴山镇平安法治岗干部通过灭火器四步口诀,组织学生分组实操。五年级学生小陈在演练中首次成功灭火,他高兴地对网格员说:“能把这个视频发给我爸不?他也应该学习一下!”演练数据实时录入平台网格员端,形成电子安全档案,为后续针对性帮扶提供依据。
活动还嵌入“身体红绿灯”互动游戏,学生通过绿(手)、黄(肩)、红(隐私部位)三色卡片识别身体界限,深化防性侵意识。
巴山镇分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巴山镇将深化‘141’基层智治平台运用,联合各方力量,夯实‘六大保护’联动机制,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记者/王平安 通讯员/肖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