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d+ Z; {' m7 |
, i8 D4 _. u/ E" X, {
+ c7 A# d& d2 A' Z6 e2 T3 v0 s
) F2 t- C+ }5 n5 s" W/ ?2 O 1 y/ p' {* V2 o
休闲农业是一个有活力且具备很好引领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产业。但是,目前很多从事这项事业的老板,总是显得发展乏力,步履蹒跚,这是因为市场上,还缺乏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各种专业人才。
1、休闲农庄调查发现: (1)85%的休闲农庄管理还是粗放式管理,没有形成规范性管理体系。 (2)85%以上的休闲农庄没有信息管理技术运用方面的意识。 (3)85%的休闲农庄开发,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 (4)70%的%休闲农庄没有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 (5)70%的休闲农庄不知道如何制定企业的总体营销战略。 (6)80%的休闲农庄在整合应用广告、公关、网络、促销策略上有困难。 (7)50%的休闲农庄对主题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农庄的定位与特色该是什么。
2、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53家休闲农庄问卷调查:
一些休闲农庄老板对休闲农业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有的经营者忽视或脱离农业生产经营,只单纯地搞旅游,把农业产业园区变成了文化娱乐区,结果使休闲农庄缺乏持续发展能力。
表现在一些休闲农庄没有深入挖掘乡村产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大多数只进行玩牌、卡拉OK、聊天等,缺乏体验项目,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少年儿童的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
主要是休闲农庄基础设施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园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住宿设施条件差,安全条件不好,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也难以留住游客。
休闲农庄管理和导游人员素质较差,服务水平偏低,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休闲农庄要加大对在职人员休闲农业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 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特别是要与中高职业院校合作,建立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如定单培养、委托培养、免费上学等。 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贯穿于休闲农庄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中。如,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不能仅仅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是应该通过农业生产把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出来,其他休闲服务、产品营销工作的开展也是如此。农庄的每个人员在开展任何一项业务的时候,都应该形成一个观念:他们是否会因为此项业务的开展而得到某些方面的提升与奖励。
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老板找人谈谈话,送出去听听课,考察参观那么简单,而应该从系统方面全面开展。如休闲农庄是否形成了一个尊重人才的环境?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是否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休闲农庄能否给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一套系统的解决机制?在专业人员的薪酬、福利、工作环境、责任分配、监督检查、日常培训等等诸多方面,园区是否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持的系统?
专业人才建设,对很多休闲农庄而言,老板往往是非常关注和重视的。他们知道,农庄没有人才,很多业务是没有办法去推动的,不少老板为了人才问题,往往费尽心机,这是值得肯定的。这里我们想强调的重点是,休闲农庄专业人才建设,如果不是老板来直接推动,这个系统工程运行起来就可能非常缓慢,甚至会游离出原来的方向和目标。因为很多资源是掌握在老板手里的,这些资源应该尽量释放出来,成为推动休闲农庄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甚至关键力量。
休闲农业园区所需要的人才队伍是由各种不同专业的人组成的。对待不同的人才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和不同的培养方式。不同的专业人才,个人的基础不一样,需求不一样,职业规划不一样,人生定位也不相同等等。有些专业人才在休闲农庄表现非常突出,对于这样的专业人员就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有些专业人员往往看起来好像对休闲农庄没什么实际作用,但是,一旦培训得当,很可能就会成为休闲农庄的栋梁之材。
来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 m6 \ F' e& O3 a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