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 Z0 x# w3 b( N; x
% F" H1 u1 Z( z- A& X8 q: i + \. \8 k" z, v
9 `" P; \! k9 H, e+ { ; o" T/ q+ B: k7 R2 [3 X! p
天气渐热,到街道办事的市民口渴了,怎么办?为了提升办事群众的体验感,针对有需要的市民,街道免费提供一瓶矿泉水。值得注意的是,这矿泉水不是市场上常见的品牌,而是来自于城口县庙坝镇香溪村的“九重山”矿泉水。 ▲矿泉水贴有街道的二维码,市民喝水还能知晓街道办事流程 据了解,按照重庆市优化区县对口帮扶工作的安排部署,从2018年起至2020年,重庆九龙坡区对口帮扶对象由云阳县调整为城口县。自此,从重庆主城的巍巍中梁山,到秦巴山区的大巴山腹地,九龙坡与城口——千里一线牵,“九”“城”心相连。 如今,全面脱贫的城口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当地的特产也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来到主城,开启了进入更大市场的新局面。 今年以来,石桥铺街道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该街道为例,仅2020年度就已在城口县采购了超过21万元的扶贫农产品。 “特供”矿泉水 口感很好深受居民喜欢 石桥铺街道居民杜阿姨到街道为女儿办理社保等相关手续,等号的间隙,工作人员为她递上一瓶矿泉水。 这种矿泉水的口感和杜阿姨小时候在老家喝的差不多,仔细一看,原来是真真实实的土货。 ▲矿泉水产自城口当地 “产自城口县庙坝镇香溪村,你看,连哪一个泉眼采水都看的明明白白。”杜阿姨事儿办完了,对手里的矿泉水也产生了好感,经询问得知,这种矿泉水是街道在重庆市扶贫网上统一采购的,她打算,自己回去也买几箱来放在家里喝。 这种“特供”居民喝的矿泉水,并不是乡村振兴的唯一体现,包括当地生产的酸辣粉、薯片、锅巴等零食也成为石桥铺街道选择帮助城口县乡村振兴的实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来自城口的食品被装在一个自助销售的柜子里,市民如果有需要,投币或者扫码就能买走。 ▲街道把在扶贫网上采购的物品放到这个自动购物机上,供大家选择 辖区采购货物 首选对口帮扶区县的农产品 城口的老腊肉和香肠,是市场上的“俏市货”,每到年底,街道也会对需要慰问的居民进行走访。 石桥铺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去慰问居民,会选择到超市去购买生活必需品,而2020年开始,他们选择在扶贫网上购买物品。 “那个老腊肉切出来,颜色好得不得了,居民也很满意。”通过这样的直接采购,不但支出减少了,还能帮助城口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拓展开一条新的销售渠道。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普通居民购买这些物品的不易,他们通过自助销售机协助销售的方式,目前销售效果很好,甚至有居民吃了薯片回来继续买的,“说明品质好,市场也很认可。” ▲累了渴了的市民喝一口城口的矿泉水 ▲薯片、矿泉水、豆干、锅巴应有尽有 乡村振兴路 两地还将继续走更远的距离 去年底,九龙坡区盘点称,仅2020年,九龙坡保持5个经济发展强镇与城口县5个深度贫困村“一对一”结对帮扶力度不减,坚持一村一策、因村施策,细化落实帮扶措施60余条,组织实施村级道路建设、乡村桥梁建设、人畜安全饮水管道铺设、乡村旅游扶贫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21个,推动深度贫困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针对性助推产业发展。认真梳理城口县生态、产业资源,针对性引导陶然居、五洲世纪16家优质企业赴城口考察投资,不断延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助推城口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还通过精准化实施就业帮扶。举办网络招聘活动1场,定点向城口提供岗位信息3次,涉及企业128家、工种416个、岗位2390个,完成新生代劳动力转移107人。举办专题培训班1期,为城口培训乡村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54名,举办乡村文明旅游服务培训8班次、培训318人。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九龙坡区将全方位助力城口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上游新闻
1 ]6 ?) z+ C7 B r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