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5333|回复: 1

    【脱贫攻坚答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丨庙坝镇人民政府:“133”的脱贫密码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服务组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积分
    33700
    发表于 2021-5-25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庙坝镇位于我县西部,距县城22公里,幅员面积158.51平方公里。辖11个村(社区)共3489户12977人。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庙坝镇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实际出发,紧盯贫困村、贫困户最迫切最需要最现实的问题,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建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400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00元以上,公路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分别从10公里和38公里增加到67.081公里和88.85公里,实现568户2166名建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综合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21.85%下降至 0%。2021年4月,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庙坝镇人民政府“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到“村村产业兴、户户能增收”……这个乡镇发生沧桑巨变的奥秘何在?请看庙坝镇的“133”脱贫密码。


    推行“一线工作法”

    全面摸排力促精准帮扶

    “基层一线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落实责任的最前沿。只有深入一线充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才能准确找到工作的切入点。”脱贫攻坚期间,庙坝镇各村驻村工作队员及帮扶干部不是在下村,就是在下村的路上,通过持续深化一线工作法,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关内村全村共265户882人,其中贫困户68户221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期间,5名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村入户对全村贫困户进行全面摸排,仅在2周时间内就完成68户贫困家庭的情况收集。

    2周,14天,68户贫困户,乍听上去摸排时间非常充裕。但城口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许多村民都住在不通公路的山上,摸排一户往返需要近10个小时,再算上询问时间,扶贫干部们往往需要吃完早饭就出发,晚上抹黑回家。

    “家里几口人,做什么工作,家里有什么困难,都会什么技能,想发展什么产业,想学习什么技能……”详细的入户走访成果斐然。

    关内村5名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分片包社,按照摸排情况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务工就业和创业。

    “我们村里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生猪养殖合作社,发展了柴火鸡美食街,就业和创业利用关内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老百姓或是在基地务工,或是发展家庭农场为美食街提供食材,或是自己创业,大家都有了事请做。”庙坝镇关内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成艮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

    关内村并非个例。脱贫攻坚期间,庙坝镇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建立了“1+11+N”的攻坚责任体系,293名干部实行包片包户责任制,建立全镇3489户农户脱贫攻坚数据库,因户施策,精准帮扶。2015-2020年,庙坝镇共实施扶贫项目164个,共计投入资金8588.7万元,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方面,项目已竣工156个,“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有效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收入。


    推动“三业融合”

    多点发力助农稳定增收

    如何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打造稳定持续的增收渠道,是整个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庙坝镇始终坚持扶志扶智并重,输血造血并行,以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融合”发展为抓手,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制定镇产业发展规划和村产业计划,引进市场龙头企业建立8个农业产业基地,通过产业发展全面开花,设立创业担保贷款、小额扶贫信贷等,激发群众创业就业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建立茶叶基地800亩、笋竹6000亩、其他经济林木2000亩;种植连翘1600亩,养殖山地鸡10万羽,全面实现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5万元以上。

    产业百花齐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充分激发了村民的创业、就业活力。

    在庙坝镇,抓住机遇积极投身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融合”中的人不胜枚举,他们或发展家庭产业种植药材、养殖牛羊,或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办大巴山森林人家。

    庙坝镇关内村曹家坝柴火鸡美食街的店主赵维松就是其中之一。

    当庙坝镇将技能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按照“户户不落”的原则,全覆盖登记就业创业意向和培训需求,按照群众就业、创业愿望抓帮扶,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按照培训需求和市场需求整合开展各类培训项目培育技能人才时,赵维松抓住时机学习餐饮服务知识,依托庙坝镇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回乡创业开办起大巴山森林人家,做起“柴火鸡”生意,家庭收入日新月异。

    “自我们家依托旅游做餐饮开始,每月收入平均在2万到3万元,加上我们家的食材都是优先在贫困户手中采购,帮厨也优先选择贫困户,也间接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赵维松表示,技能培训让他们真正有了养活一家人的本领。

    截至目前,庙坝镇已累计培育劳务经济人44名,培养致富带头人22名,保障有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组织有培训意愿的382人提升劳动技能,落实务工奖补1216户147.78万元,初步实现产业带就业、促创业“三业”繁荣共生、携手共进。


    实施“三治融合”

    潜移默化转变“等靠要”思想

    放眼庙坝镇南坪村,路面干净整洁,河道两旁的垂柳随风摇曳,傍晚时分袅袅炊烟从农家升起,鸡犬相闻,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庙坝镇持续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开展精神扶贫,组建11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农家开展“五大移风易俗”“六进农家”等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有效转变群众“等靠要”思想,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增强,乡村卫生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舒适、邻里互帮互助、乡亲和谐相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居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以前大家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至于房前屋后、村路村道是没得人管的,有些甚至连个人家庭卫生都不是很好。现在大家都变了,不仅管自己、管公共区域,还加入志愿服务队,主动帮助左邻右舍。”庙坝镇南坪村村民纷纷点赞。

    脱贫攻坚期间,南坪村召集全村在家党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对南坪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修建村级公路背水沟、挡墙、围栏,帮助南坪村324户群众整理村容户貌。在精神扶贫中改善人居环境,讲述“脱贫还需自身硬”“别人能帮一时,却不能帮一世”的道理。

    “许多村民在潜移默化下开始转变意识,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彻底摆脱‘等靠要’思想,如此一人带一家,一家影响一社,一社改变一村……从点到面,才有了现在的脱贫成果。”庙坝镇负责人表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庙坝镇还先后开展春季攻势、夏季比武、秋季决胜、冬季备战、百日攻坚、十大专项行动、收官大决战等系列措施,实现基础设施大改善、产业发展大改观、城乡面貌大变样、群众满意大提升的目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接下来,我们将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以乡村振兴为载体,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围绕产业振兴强筋骨,建设富裕乡村;围绕人才振兴增动力,建设活力乡村;围绕文化振兴铸乡魂,建设韵味乡村;围绕生态振兴塑颜值,建设美丽乡村;围绕组织振兴固根基,建设和谐乡村,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庙坝镇负责人表示。


    来源:城口发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精致的猪猪女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460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732
    发表于 2022-4-6 13:4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脱贪任务重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信

    手机APP下载:

    官方微信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上城口APP-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 渝ICP备1801574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