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初我们还在讨论是男女谁最容易被骗,80后和90后最容易被骗的类型是什么的时候。未曾想到疫情防控的骤然收紧,暑假行程被迫放弃,却演变出一场以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为"猎物“的网络诈骗“大屠杀”。
2021年的这个暑假确实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一个新的纪元,10后们让反诈民警充分认识了小学生这三个字的重要意义,单起案件损失以突破16万,而暑期涉及游戏装备、送皮肤的诈骗案件占发案总数的近30%。损失金额已经超过了中学生的粉丝群送礼物和大学生的刷单。
至此,除了尚在襁褓中的“20后”,其余所有年龄段均已进入骗子的火力覆盖范围。 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一下,这种针对小学生玩家量身定做诈骗手段,这种骗术最令人发指的是将受骗的最小年龄拉低到了7岁,被骗金额平均过万。而《迷你世界》是市面上几款游戏中被骗人数最多的,而我们也不止一次的作出过专门的提醒。
这款游戏从游戏界面来看,是沙盒类建造养成游戏,卡通人物造型十分可爱,而且互动性强、内容丰富,自由度极高,非常符合小孩子的喜好。
在游戏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皮肤”和“道具”,这是游戏的盈利点,也是对玩家想要与众不同激发炫耀心理的关键点。许多深度玩家也因此被氪去不少金钱。故而“免费获取限定皮肤”对于没有什么资金的小学生是有着的天然的吸引力,可以说是难以抗拒的。
虽然游戏官网页面已经发出关于防范诈骗的公告,但骗子实施诈骗的过程,游离于该游戏平台监管之外,案件仍然持续发生。
这种诈骗手法的主要手段是:打着“免费”的旗号,利用青少年单纯的思维,以及在玩游戏方面不能、或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借用或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已发生的案件中,受害人与骗子的真实对话截图(为保护未成年人,受害人头像已打码),向大家解读和展示了主要步骤。
一方面,小学生玩家自己没有钱来买,但他们真的很想要。所以一个又一个的群,万一真的有人能送一个皮肤呢!
而家长们是不会让孩子在游戏上花费很大的精力的,更不允许花钱去买这些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的。从受骗者的家庭情况来看,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是这个暑假的高发人群,他们和父母团聚时间很少,而家长的相关教育更少。所以当这些孩子被骗的时候损失往往更大。
首先,骗子会教唆小孩子如何去向父母借手机,甚至连怎么称呼、用什么口气、借手机的理由等等细节都考虑的很周到。
在借来父母的手机后,骗子会极其耐心的告诉孩子如何操作两部手机,如何一步一步完成转账操作。
如果不按照指导操作或者中途退出,那么将会导致家长的账号被封号,那结果不言而喻,肯定面临的是父母的一顿打骂。骗子的一番说辞,让小孩子不得不言听计从。
当小孩子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而不愿意继续操作的时候,骗子会立即升级威胁力度,抛出“家长将会坐牢”的说法。
这种“严重”的后果,是任何小孩子都无法接受,甚至不敢想象的,几乎可以瞬间摧毁他们的所有理智,使他们的情绪进入慌乱之中,被迫继续接受任何指令。
完成包括刷脸、修改密码、转账、购买点卡等操作,最终将父母手机里的钱转入骗子口袋,这个数目的大小就看父母账上有多少钱,能贷多少款了。
如此简单的一个骗局,骗子却利用了单纯、贪心、善良、亲情、恐惧等多种人性的弱点,融合了多种心理操控术,已然是一套成熟完善的话术。用在一些网游上,我们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被骗的也是比比皆是。
最后用一个真实案例,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这个问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从娃娃抓起,真的不是一句玩笑,是实实在在的一堂必修课,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学校都要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反诈中心建议各位家长要加强手机支付的安全防护,孩子用于上网课、玩游戏或聊天的电子设备不要绑定银行卡,不要透露支付密码,不要开通免密支付。在孩子使用手机过程中要留意查看,并严格控制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发现被骗务必保留对方QQ、微信的对话和转账记录。并立即拨打110或96110进行报案和咨询。 来源:大兴反诈联盟
6 s3 x# G6 b/ k# P8 D3 [/ E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