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高燕镇党委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强化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筑牢村(社区)党组织一线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显担当,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前半篇文章”。 建强一线“指挥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镇党委持续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好、队伍建设好、推动发展好、服务群众好、社会治理好“五好” 村(社区)党支部创建活动,把推进乡村振兴与党支部标准化示范化建设有效贯通、统筹落实。对4个表现突出的“五好”村(社区)党支部进行表扬,激励村(社区)党支部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当好火车头、唱好主角戏。严格落实农村发展党员2年规划,持续推进“墩苗育苗”计划,从优秀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中培育21名入党积极分子,确保每村每2年发展1名年轻党员。严格按照“因村派人、人岗相适”要求,从镇机关选派12名联村领导和38名驻村干部到乡村振兴主战场经受历练、接受检验,全镇村干部队伍总体结构大幅优化,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力量持续加强。 图为上专题党课
优选一线“排头兵”,纳贤力促乡村振兴。坚持把建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采取在现有“两委”成员中优育一批、退伍军人中优选一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优召一批等措施,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实现学历水平提升、专业素质提升、整体功能提升、年龄明显下降的“三升一降”目标。今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新一届“两委成员”9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52%,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社区)13个,占全镇93%,乡村振兴“排头兵”矩阵逐步成形。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小精专”专题培训计划,从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基地聘请“土专家”“田秀才”30人,与14名村党组织书记精准结对,手把手传经验、解疑惑、授技能,指导他们练就乡村振兴过硬本领。 图为集体讨论村级事务 把牢一线“方向盘”,制度护航乡村振兴。全面推行村务监督联督机制,用好“互联网+督查”监管平台,用活村级事务监督员,建立多主体协调、全流程贯穿、全覆盖监督的“制度笼子”,扎紧村(社区)干部廉洁干事篱笆墙。建立党员管理机制,根据党员个体情况、现实需求,按照“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的原则,将全镇党员分为流动党员、无职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两新”党员、困难党员六大类,分别开展教育管理,提升党员能力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考核评比机制,因地制宜推进14个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制度,织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责任链。 来源:城口微党建
1 i5 I, N! ?1 c1 v: w: U( q/ a5 C8 N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