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x) e& e# l a+ J
6 }; {4 F d2 _* q, t
; }0 ?0 z/ M9 l/ R" p0 f- z/ j0 D$ f
% G5 W, [6 ]! [- Q' ?5 |; T" z
前言她们中有的是第一书记,帮助贫困村摘掉“贫困帽”;有的是帮扶干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有的是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创业增收........他们中有的自强不息、不等不靠;有的孝老爱亲、科学教子;有的热心公益、邻里互助;有的弘扬美德、移风易俗........她们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感恩的心灵,经营出了属于她们的美好生活。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城口县鲲鹏食用菌股份合作社法人代表——张丛平
5 c5 L/ L* z8 T: Z Y
9 ~$ J/ U: f9 q, J; E; z( T6 g2 y @
! p$ `$ S1 _. _- S3 U% _
大巴山女性策划推出
1 h9 {2 t2 f. x* ~6 B+ m }- z巾帼脱贫行动典型故事·第十一期: x+ M) g3 K! }5 c k" v/ A f
# d# o' Z3 a" }3 y # X& D* S$ ^: `' L7 c7 B5 K& `
$ {* E' A3 g7 T, [% {
8 A' D& a4 D: T1 K g" C* w, Z6 U 张从平,女, 1976年出生,初中文化,个体经营户。从2011年开始从事餐饮服务,2014年鸡鸣乡流转土地500亩进行中药材种植,2018年成立鲲鹏食用菌职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一职。2 o& b* Y; n1 d6 J) l5 @
: ~% O- @2 l1 o$ Q; X) n: s/ E9 \, z" t* X$ O2 H
' \* {: @9 m3 x( u; U' Y) K- t 6 N5 `3 z; d! n: \* A c
接下来 ) s" q; U) X' r! A ?8 P
一起来听听她的扶贫故事吧 # _* q0 Z4 Y; }# q" @2 S: ~ H; f( o
! n. [/ _" n* r6 G2 _) v% _" }
张丛平现担任城口县鲲鹏食用菌股份合作社法人代表。她的菌袋厂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得到各级领导的视察和关心,对其为全县脱贫事业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
' ?6 R5 D7 e6 O$ w6 f+ l* s% r 2019年9月17日上午,正在河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考察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中办在光山县扶贫工作情况。他说:“我一直强调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志气,不光是输血,还要建立造血机制,脱贫后生活还要不断芝麻开花节节高。”城口县鲲鹏食用菌股份合作社法人代表张从平就是这样一位扶贫工作中的扶志先锋。
; L1 d, b6 k" Y; E
9 N' f& e) C2 a* i
4 K2 y% l: l! R. @! A V: F w- T" M0 }' S% o3 A h
一、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张从平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没有读多少书。结婚后,与丈夫一起凭着城口人不怕累、能吃苦的精神,奋斗10年终于把全家老小安顿在县城,过上了有房有车、衣食无忧的“富人”生活。# G3 }% U; \) D
9 K' L7 t; X$ w: r7 Y4 K0 s& b
. w) L0 x) @4 R! k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从平从电视、网络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脚步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张从平觉得自己也应该为家乡的脱贫事业尽一份力。她从来不屈服农村挣不到钱这一说,日思夜想怎么才能在农村站稳脚跟,让贫穷的乡亲尽快都富裕起来。9 p& T+ O% j& w' [
食用菌是城口县大力支持发展的扶贫产业。通过一年多时间在市内外的全面考察,张从平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下,结合家乡地理环境条件,决定在鸡鸣乡祝乐村种植食用菌(香菇)。2018年3月,她牵头成立了鸡鸣乡祝乐村股份合作社食用菌菌袋加工厂,还特别组建了“巾帼扶贫车间”,将部分留守妇女集中到菌袋加工厂内务工,让她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经济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不再成为男人眼中的无用之妻。# z' g c1 J$ F& r: t ?5 _1 x1 z' C6 x
2 P( E7 k5 U* [8 f9 j
* A3 T" M" A; l) O) d0 \ 2018年建厂至今,从最初的1个生产基地到现在的3个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面积从5亩到增加到60亩,累计解决了200余人的务工问题,其中有100余人来自建卡贫困家庭,人均增收一万余元。张从平让贫困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不少在厂里工作的贫困户都陆续主动提交了脱贫申请书。
+ E |- q8 s5 y4 R9 X' G+ |/ C' ?7 E) s) u$ m' V& o
* K& D4 f- B9 D1 O/ B4 @4 t) L: T' A
二、扶贫先扶志 鸡鸣乡祝乐村村民程*培,因先天残疾导致腿脚不太灵活(俗称“罗圈腿”),经本人申请后被识别为了建卡贫困户,但“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只要有人问她家经济是否有困难,她都说“困难大得很”,问她走路有无太大的障碍,她说“路都走不了”,一个劲儿的诉苦,她家的脱贫工作让帮扶人和乡村各级干部都伤透了脑筋。- V! O: R+ g/ M/ @
6 D2 i G* K1 a) Q. d4 k; `$ o6 E / G! K. ^$ M% l. D
张从平得知这一情况后,独自一人先后7次到程能培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虽然腿脚不太灵活,但行走没有问题,并且双手是健全的。她积极鼓励程能培要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真诚欢迎她来“巾帼扶贫车间”工作。在张从平不厌其烦、数次到户劝说下,程能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食用菌加工厂工作了一天,发现自己完全能够胜任择选香菇的工作,同时每小时10块钱的收入,工作一天就有七八十块钱,每个月差不多有将近两千元的收入,这比之前整天待在家里划算多了,也能为家庭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减轻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从那以后,程能培便成了张从平所建立的“巾帼扶贫车间”的常客了,随时可见她在车间里忙碌的身影。9 g0 ]0 o# H2 n: D
" G# \8 N9 [$ l
- C1 D8 p* {4 s4 X' E7 l3 n9 ^ 鸡鸣乡金岩村村民刘*碧,因为其中一只眼睛没有眼球,特别害怕陌生人异样的眼光,长期待在家里不出门,也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张从平得知这一情况后,先后多次到刘*碧家中,和她交心谈心,做思想工作,解开心结,并邀请她来“巾帼扶贫车间”,做一些为菌袋填充菌丝的简单工作。在张从平的鼓励下,刘*碧终于走出了家门,来到了菌袋加工厂试着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最初,由于刘*碧视力不佳,其他人填充了3袋菌丝,她只能勉强做好1袋,她怕别人看不起她,又多次要求辞职回家。张从平看穿了她的“小心思”,告诉她熟能生巧的道理,手把手教她,并将工资亲手拿到她手里,鼓励她继续坚持下去。如今,刘*碧已经能够非常熟练的完成菌丝的填充了,并且效率一点也不比起她人低,她再也不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了,每天在“巾帼扶贫车间”有说有笑,和其她人打成了一片。3 {9 C7 D8 Y) K4 a5 h
$ c( E+ X5 U. s( u/ x; H+ t- ^- v
& g1 T& P7 x* r
. o" k% P4 T8 r j, b7 {三、绽放的铿锵玫瑰 张从平有老板的气质,却没有老板的架子。2018年合作社成立以来,她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白天亲力亲为,带领工人一起干活,晚饭后还要详细核算一天的成本投入和收入,全面规划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半夜里还要与工人一起过秤装车,让当天采摘的鲜香菇以最快的速度在早市之前运送至开州、宣汉等地的菜市场,让当地群众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的香菇。( `7 Z5 ?+ |. s) w0 \
张从平不但关心留守在家的妇女同胞,还时常惦记着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今年重阳节,她将价值四千余元的二百多袋干香菇无偿送给祝乐村60岁以上的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 t0 O7 J( W- B$ E9 J+ b8 v8 x# `$ p
5 \. N; f: k- G! ~5 u, P6 N
6 R/ E0 @' T1 J 张从平曾自豪的说:“为留守在家的妇女同胞提供挣钱的渠道,让她们不再是整天在家相夫教子,让她们也能够靠自己的双手赚取经济收入补贴家用。同时,吸纳贫困户到厂里面打工挣钱,能够让他们不再‘等靠要’,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主动提交脱贫申请书,我也为自己家乡的脱贫事业做了一点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e3 [4 H% a. ^) _! g
' m% I/ M/ I! i9 F; v |1 e
+ ?% e" n/ s5 f, _' ]4 ~* E 张从平现在正在积极推进食用菌到户发展产业项目,将食用菌生产大棚建到贫困群众家门口,让贫困贫困群众在家就可以创业增收致富。. L: i/ n! k& z
" G ^5 p7 G3 B& F+ P1 \( m y4 Q
4 f9 Q5 p R5 f+ _)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