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书记”工作室位于城口县治平乡惠民社区木瓜坪居民集中聚居点,名称源自县委政法委帮扶集团派驻阳河村第一书记吴虹霞,因其深入人心的细理工作,被老百姓亲切的称呼“小米书记”。工作室分电商平台、桃林故事会、农家书屋三部分,通过搭建一个新旧邻里交流沟通的平台,集法律服务、政策宣传、扶贫济困、矛盾化解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一是整合资源建队伍。“小米书记”工作室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整合帮扶集团干部、乡村两级干部、道德模范、新乡贤、巴山百灵鸟等各方资源力量,组建了一支政策理论功底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基层情况熟悉的理论宣讲团。
二是创新方式建载体。“小米书记”工作室线下打造桃林故事会,定期邀请宣讲团成员宣传大政方针、惠民政策、种养技术、法律常识、身边好人故事等;建精神粮仓。在工作室摆放了1000余册党建读物、文学读物、技术培训等各类书籍,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线上打造孝善治平视频号,推出乡村振兴系列—小米书记话振兴短视频13期,被转发点赞评论近万余次,在群众中引起广泛讨论和赞誉。
三是抵制陋习树新风。“小米书记”工作室依托村规民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约四会两榜一超市等载体倡树乡风文明新风尚。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整治乱搭乱建20余处,改造农户院坝10余处,落实旧房提升20余户。让群众做故事会主角,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8场次来颂党恩感党情。深入开展“家风润万家”、“文明生活进农村”等活动,打造“孝善大院”1个,民风睦、生态美、环境优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一是摸底排查到位。“小米书记”工作室充分利用乡村两级网格化体系,发动网格员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排查、侧面走访排查、接待来访排查等方式全面摸排网格内不稳定因素并及时汇总上报。
二是平台搭建到位。“小米书记”工作室作为矛盾调解新平台,把来自政法系统的两位驻村第一书记以及乡贤、法律顾问充实到调解员队伍当中,构建简易纠纷在村里现场调解,一般纠纷在工作室里合力化解,疑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限期办结。
三是调处化解到位。基层矛盾的根子脱不出“情理法”范畴,“小米书记”工作室综合运用释法理、乡村干部讲道理、长辈乡贤说情理等方式进行“感情灌溉”,群众心结大家解,化矛盾于无声,化解矛盾纠纷15件。
四是法律服务到位。“小米书记”工作室通过积极打造阳河村法治文化一条街、发放法律宣传册、讲好法治故事等方式深化法制宣传,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维权靠法”的良好氛围。
一是聚焦民意收集,用情听。通过桃林故事会广泛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一事一议等群众性活动,鼓励群众敞开说出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问题收集、分类、研判、督办、评价机制,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干部管”,最大限度将问题在一线快速解决。
二是聚焦民意落实,用力干。落实村民说事、现场答事、乡贤议事、干部解事、问效结事、群众评事的“六步工作法”,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宣传解释”“讲理说法”“协助办理”分层分流高效处置。
三是聚焦群众反馈,用心改。坚持民主评议、考核倒逼,承办事项被群众评价不满意且属实的,纳入年度考核扣分并督促整改。“小米书记”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件,收集问题36件,已解决31件。
一是打好旅游牌。为留住游客“钱袋子”,“小米书记”工作室鼓励沈祖敬、罗建香等6户群众开办农家乐增收,并对菜品制作、服务给予指导,接待能力从日平均接待300人次提高至700人次,累计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带动辖区农家乐、小卖部、小吃店等服务行业累计创收40余万元。
二是打好电商牌。“小米书记”工作室依托电商平台,培育“孝乡帅农浩哥”等抖音网红扩大影响力,拓宽治平乡中药材、蜂蜜、竹笋、剁椒、蔬菜、老腊肉等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人口下山,产业上山,游客进山,产品出山。
三是打好产业牌。依靠政府产业扶持政策,建立木瓜坪山地鸡养殖小区,发动群众新建鸡舍500平方米,修建产业路1000米,养殖山地鸡2000只,仅政府产业补助方面预计就能为群众创收7万余元。
来源:乡村振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