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坪坝镇紧盯分类目标,创新推行“一三四”工作法,深入推动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见真章、出实效。
镇党委作为全镇垃圾分类工作的“总指挥”,坚持集中治理同日常维护相结合。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日巡查、月整治工作机制,以各党支部为载体,定期组织各类群体召开意见收集会,分析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解决措施。在职党员迅速到村(居)委会报到,变身“垃圾分类宣传员”,向辖区机关单位、各学校、餐饮企业及社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页、致居民一封信、宣传册子等9000余份,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提升垃圾分类参与率。
抓住源头“投放者”。通过对辖区5660余名场镇居民、160余家临街商户、23家民营企业以及11家驻镇单位基本情况的摸排,根据不同年龄段以及企业、商户类型,制定个性化场所垃圾分类创建指引及创建标准、宣传标准、督导标准,据实确定主体责任。
引领全员“参与者”。 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老干部劝导队+团员青年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四支队伍,为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保驾护航。在各村按社划分112个网格区域,并由该片区域党员代表担任“卫生长”,达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社、一社带一片”的良好效果。结合当下即将来临的大学生暑期“返乡热”,积极鼓励32名返乡学生党员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活动,改善队伍年龄结构,夯实人才力量。
用好过程“监督者”。 在坪坝社区创新建立“老街坊”志愿服务队,该队队员共15名,主要由居住在场镇的退休支部老党员组成,主要负责日常文明劝导、垃圾分类宣讲、邻里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结合党员志愿服务队、群团各服务队以及红白理事会等有效发挥“小手拉大手”的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共开展文明劝导42次,调解矛盾130余个。
抓设施全域覆盖,投入保障到位。成立专业保洁收运队伍,8人分区域专司其职。投入资金68万元,在全镇新建四分类垃圾亭10个,设置三分类果皮箱15个、一分类果皮箱60个,发放环保袋20000余个,垃圾收运车3辆专门收运,夯实垃圾分类基础设施保障。
抓广泛深入宣传,思想转变到位。积极学习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评选垃圾分类示范户9家,同时认真筹备“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借助微信社员群、政务网、“村村通”、院坝会等各类宣传平台进行宣传覆盖,用“红色”力量引领“绿色”分类,实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 100%和参与率 90%、投放准确率 80%以上的目标。
抓较真碰硬督导,执行监管到位。充分发挥老干部“余热”,开展垃圾分类“守桶”行动,聘请10名老干部担任“守桶人”、“看桶人”和“劝导人”,协助垃圾分类指导员督导居民进行“定时定点”投放。
抓管理模式创新,智能收运到位。9个村(社区)支部结合“三会一课”、书记讲坛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21名党群工作者作为“垃圾分类引导员”,每日上午7:30-9:00、下午18:00-19:30巡视辖区垃圾收运情况,同时协助“宣传员”扩大垃圾分类知识覆盖率,提升垃圾分类精准管理服务水平。
来源:坪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