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正是羊肚菌种植的空档期,这段时间,在城口县松坤菌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基地里,总经理何立坤趁着空闲开始提前准备羊肚菌栽培需要的材料。 ▲何立坤。受访者供图。 “每当我俯下身子观察羊肚菌长势、嗅着泥土的芬芳气息,一幕幕往事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何立坤是一名在乡村沃土中“淘金挖宝”的农村创业青年,他挖到的宝贝就是羊肚菌,自他回乡创业带头种植菌菇后,城口县的乡亲们生活越过越好了,“我的目标就是干好事,带领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 不畏坎坷 他用脚踏实地闯出一条路 1984年,何立坤出生在革命老区城口县,当时还是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地方,“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这就是何立坤小时候对家乡的印象。 “我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长年的艰辛劳作导致他们积劳成疾。”何立坤说,为了照顾家里人,自己早早挑上了生活的重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连初中二年级都没读完就辍学了,孤身一人去陌生的北京做清洁工。”那时,何立坤才14岁。 没想到在何立坤17岁那年,命运又一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父母先后因病撒手人寰,一下子,我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亲人,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1999年,在北京干清洁工作时,何立坤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我记得是在海淀当环卫工,我的队长张老师是一名老党员,他见我年纪小又肯吃苦,便推荐我参加了福建农林大学举办的国际菌草技术培训班。” 就这样,何立坤很幸运地成为了“中国菌草之父”林占熺教授的学生。 林占熺是电视剧《山海情》中,带领乡亲们种蘑菇闯出一条致富路的凌一农的原型。当时,林教授带的学生全是硕士生、博士生,只有初中学习经历的何立坤感到非常自卑,“那时林教授送给我8个字,脚踏实地、勤能补拙。这八个字深深地刻在我心里,一直激励着我。” 在林教授身边学习期间,实验大棚成了何立坤的“第二个家”,他每天围着菌草,观察、研究它们,弄不懂的就追着林教授问,搞不清的就向书本学。何立坤的勤学好问打动了林教授:“在我安排实验任务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是走着来的,立坤却是跑着来的”。 这一跑,就是整整17年。在林教授的言传身教下,何立坤也成长为菌草技术的行家里手,先后参与新疆、宁夏等地菌草科技扶贫项目和我国援助非洲重点农业项目,还被国家商务部评为“菌草技术援外先进个人”。 创业扶贫 他用知识带领乡亲过上好日子 2015年是何立坤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年,全国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又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经过多年打拼,何立坤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从未忘记,那时的家乡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是时候回乡好好干一番事业,让生我养我的土地不再贫困。”于是何立坤告别恩师,把那份满满的“山海情”装在心中,回到了城口。 城口当地有许多依靠椴木生产低端菌类的小型企业,何立坤看到这些企业对当地树木的砍伐和对生态的破坏,更坚定了创办菌草企业的决心。 “菌草业的优势在于能够以‘巨菌草’替代树木,减少对林木的砍伐,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除了栽培食用菌,‘巨菌草’还可以用作动物饲料,对于水土保持也有良好的效果。此外,菌草业对劳动者体力和技术要求都不高,经过简单培训,老人妇女都可以从事。”说起菌草业的优势和作用,何立坤如数家珍。 怀揣着干劲和希望,回到家乡的何立坤想要带着乡亲一起种蘑菇致富,可万事开头难,乡亲们的质疑让他一上来就吃了“闭门羹”,“没得收入一切免谈,我们不搞那些虚的”。 既然要带着乡亲们干,那就要先做给他们看。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何立坤通过农村“三变”改革政策解决了资金问题。40亩地、28个温控大棚和1个标准化的食用菌培育示范基地很快建立起来了,当年就实现产值350万余元。看到这一产业大有可为,乡亲们放心了、托底了,纷纷加入进来。 见产业有了未来,何立坤马不停蹄地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利用废弃菜叶、菌渣等因地制宜研发了新技术,主动上门推广,让乡亲们的种植成本大大降低,“我跟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动越来越多的乡亲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菌菇种植前途大好 他正努力实现美好蓝图 随着菌菇种植的发展,城口县有了许多新设施,食用菌科普教学基地建起来了,这个专业的科技教学平台可让当地居民亲身体验蘑菇培植的乐趣,蘑菇采摘体验园、生态蘑菇主题餐厅也建起来了,大家可随意品尝蘑菇佳肴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 “接下来,我打算建一幢综合性大楼作为食用菌研究机构,集教学、培训、研发为一体。”何立坤对记者说起未来的规划,滔滔不绝。 他介绍道,这个机构一方面是对本地品种的选育、培育进行研究,“因为之前我们的品种都是通过外面引进的,本地的产业想要长久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我们本土的菌种。” 另一方面,还要把种植技术教给更多老百姓,辐射到城口县外的范围,让他们每年都能稳定增收,“我的目标是未来城口能够有一条完整的菌种生产线,能够为群众提供本地的优良菌种种植,让我的家乡发展得更好。” 对于自己构建的蓝图,何立坤充满自信地说,“尽管我学历不高,能力也不够强,但我能毫不保留地燃烧自己,为了梦想全力以赴。” 去年,城口的羊肚菌种植面积达到700多亩,实现产值1700余万元,为乡亲们平均年增收近2万元。现在,城口的羊肚菌已畅销全国,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名贵食用菌也能像小伞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看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何立坤深感自豪,“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我深知,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今后我将继续从这片沃土中汲取营养,把对家乡的深情化作投身乡村振兴的动力。”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 n# I1 v* L8 U4 t2 a)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