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基本准则。
立足于此,近年来,修齐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打造以综治体系为载体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相互协同、实用实效,实现综治工作大协调、大指挥、大调度,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修齐模式”。
走进修齐镇人民政府一楼,入眼即可看见刚刚打造完成的修齐镇综治中心。中心大厅深蓝色背景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诠释着综治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我们把镇里基层社会治理的各科室全面整合,让所有的事务集中到了一个平台。”修齐镇政法委员曹正海表示,修齐镇综治中心由原修齐司法所、修齐镇信访接待厅、修齐镇法律工作站整合而成,于2022年3月正式挂牌运行。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配备接待厅、调解室、法律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分区。
整合后的镇综治中心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社区教育、网格管理、信访维稳、村民议事、志愿服务等领域功能于一体。由政法委员为中心主任,“一庭两所”负责人为中心副主任。建立了镇政法委员、镇平安办、辖区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庭组成工作组对重难点案件实施“一站式”调处机制,实现一体化运行、一站式服务、统一受理、分类处置。
“阵地”建好了,“队伍”在第一时间“入驻”。修齐镇综合研判后,组织抽调综治中心与社事、社保、应急、农服、平安等部门工作人员10人进驻中心,实现综治中心与网格化管理合并运行,负责网格员日常管理和考核培训,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队伍,推动平安乡镇建设。
有了总阵地,还得有基层点。下一步,该镇将以镇综治中心为核心,健全完善12个村(社区)综治站,形成“1+12”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网络体系。
近日,修齐镇枇杷村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开展了“稻梦空间”秋收季系列活动,吸引了县内外众多游客前往“打卡”,现场热闹非凡。
游客对于枇杷村稻田的印象是丰收和美景,而枇杷村村民对于稻田最深的记忆则是“稻田议事馆”。
今年年中,枇杷村结合本村数百亩稻田,在田中打造“稻田议事馆”,把“院坝会”开到了稻田中,在稻田中为群众宣传政策、调解纠纷、开展活动,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而“稻田议事馆”不过是修齐镇总结提炼各村(社)综治中心站运行的成效,鼓励各综治站立足实际寻求差异化发展方向,逐步培育“一村一品”社会治理品牌,不断提高综治工作影响力的一个缩影。
目前,以县党代表、茶丰村村主任冯永波为形象组建的“冯姐驿站”群众工作室已挂牌运行,东河村“劳模工作室”、白果村“乡贤课堂”、枇杷村“稻田忆事馆”基本建成,其他村诸如“孝廉服务站”“法律之家”“党员之家”等品牌正在逐步成型。
如果说差异化治理品牌体系是一个个平台,人民调解递进体系则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
该镇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标,在镇村两级综治机构大力推广“一张笑脸舒心,一句问候热心”,大力开展“无诉镇街”“无诉村社”创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促进诉调、访调、警调等“多调对接”,及时受理、分流各类矛盾纠纷并督办调处结果。完善镇村两级综治工作流程,形成“发现问题—分类处置—办结回访”的闭环责任链条,进一步整合资源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法律诉讼的前端。截至目前,村社化解矛盾纠纷418件,组织开展联合调解25次,辖区人民法庭已完成司法确认19件,民事诉讼案件较同期下降18%。
在修齐镇每个村(社区)的村务公开栏上,都能在显眼的位置看到“红黑榜”的存在。“红榜”上张贴着好人好事、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洁等各种各样的“典型模范事迹”,“黑榜”上则是各种不良行为,一红一黑,形成鲜明对比,“好”“坏”一目了然。茶余饭后,站在“红黑榜”前看看最新的“消息”,俨然已成为村民们最新的习惯。
“红黑榜”只是修齐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三治融合”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修齐镇始终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理念,大力推动“三治融合”,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修齐镇各村结合各自实际,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诚信档案”“红黑榜”等“治理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治理体系。同时,鼓励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群众性活动,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培育形成“办事情进便民服务大厅,有困难进综治中心(站)”的意识。
法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保障。修齐镇充分发挥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大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宣传法律法规,让群众懂法、用法、不犯法。同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坚持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同步推进。注重对协商、契约、道德、习俗等社会内生机制的运用,落实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协议由辖区法庭进行司法确认联动机制。
德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教材”。修齐镇广泛挖掘基层先进典型,树立起“新乡贤”“孝老爱亲典范”“修齐好人”等系列榜样模范,用他们的事迹和行为教育引导村民向善向好,以榜样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乡村氛围。
国庆期间,修齐镇人流量明显加大,人们都沉浸在节日欢快热闹的氛围中,享受小长假带来的闲适与欢乐。在人们欢度佳节的时候,修齐镇派出所、安监办、卫生院单位工作人员却显得更加忙碌,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村社路口、卡口站点,检查过往车辆、排查外来人员、排查地质灾害隐患、检查重点场所安全生产,忙得不可开交。
这样的场景是修齐镇基层社会治理四大抓手中“平安联动”最生动的体现,不只是在国庆期间,联合检查在修齐镇已成为常态化。该镇综合派出所、安监办等力量,联合上级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队,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危化品销售、森林防火等安全检查。组织卫生院、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宣传、排查……全面筑牢了安全防线。
在此之外,还同步抓实了示范引领、网格管理、志愿服务三大抓手。
细化网格化管理。根据人口分布进一步优化调整辖区网格设置,将社区排查、安全生产、环境整治、重点人员服务管理、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动态监测等职能充实入网格工作内容并细化责任清单,网格员全面承担联系群众、掌握民情、服务民生、巡查发现、反映诉求、一线处置等基层治理工作。
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加强村社区党支部建设,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领头羊”,带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新乡贤”等群体作用,形成榜样作用,让群众“有样学样”,形成良好风气和氛围。
做实志愿服务活动。积分激发妇女同胞、党员、大学生、村民等各方力量,组织成立多支不同形态的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关爱老人、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群众、弱势群体解决问题、提供帮助,为他们带去更多的关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