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巴山女性策划推出
' |1 @5 J' M$ e& z第一期
* O& _( ]0 S Q; P7 M* L, n0 ]
; @5 o; l+ O: `# \% c 王英,女,汉族,重庆城口人,1991年10月出生,2015年11月参加工作,2017年7月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现任市第五次团代表、城口县复兴街道柿坪村扶贫专干。2017年荣获市级二等功,重庆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第七期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
}& G7 x8 d! C9 Z7 ? 暴雨季节王英带头参加排污工作 ; d7 y5 {* l) D/ F1 I/ U
4 _; e/ s/ Z, @
下面 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 L: K w& F, c
. ?( |9 I/ L4 t* f# k3 q 第一次听说王英这个名字,是在2017年6月29日。一场突发的车祸使前往村里开展脱贫攻坚入户走访工作的城口县复兴街道柿坪村的3名扶贫干部因公殉职,王英因公负伤。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向贫困宣战”的英雄篇章。
: H" y8 L* W& m
4 b; V. L8 G1 K7 Q7 L1 O( d# g# w4 ^0 ^
F9 i6 N/ Q/ d9 C& H6 k
一、赤胆忠心、敢于担当,爱党信党跟党走
8 D7 M0 C; e- c* ?8 v2 K3 k 王英忠诚于党和人民,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始终坚持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热爱党的基层事业,勇挑党组织交给的重担,不惧困难、不讲条件、不辱使命,把生命和热血献给了党和事业。
, ^3 ~1 [' e3 @) C$ Z+ X; B$ }# j, j3 `3 q' m1 @
& s' o* K7 d8 H7 O& S
" Q2 U s* p9 Z: m! @2 N
' n4 V5 X3 y/ ~$ j m 王英虽然年纪轻、工作时间短,但受党的教育和身边党员干部影响,到村工作后第3个月,就在脱贫攻坚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立下“在一切困难和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誓言。事故中身负重伤的她,清醒后第一句话就是“只要群众能脱贫,就算失去生命也值得”。纵使擦肩死神,依然义无反顾、无畏前行,历练了坚定的党性品格、执着的精神追求。
, \2 c/ b! `/ \/ a/ ^5 _" m
2 S# i- ]# L! E' X1 M* y; |9 O' ?1 R: B$ ?+ }3 k: l
4 D y, y, B$ s* c
二、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1 d* O! f* ~# p0 n. f. Y
王英不负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秉承“苦自己不苦群众”的情怀担当,始终尽忠尽职、尽心尽责,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甘当脱贫实干家,誓做致富领头雁。9 E' T2 W! r5 ^- |
开展辖区内复工复产排查工作
; Y) n. P; `+ x. N3 n( x) Q$ d9 v$ F: s) l/ d2 c. l% M% d
柿坪村山高坡陡,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都较差,是典型的“两弱村”,基础薄弱、产业薄弱。面对新建休闲广场时,因土地租用遗留问题,村里包括王英在内的扶贫干部们,历经2个多月协调沟通,硬是凭着“一张嘴、两条腿”化解矛盾、完成征地。在探索开展“整治居住环境,摒弃生活陋习”专项行动中,克服群众积极性不高的困难,不到半年全村村容环境彻底改观,铲掉“穷貌”。群众都说,“修路时他们守在路上,改房时他们守在房边,柿坪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是他们守出来的”。
0 `' i: V7 |: D暴雨季节王英组织排污工作 2 p( Y- e7 V2 }$ I& m( w$ n1 G
$ F, c( d. c5 |# I- V9 |* d
面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问题,王英协助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研究制定了“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经过系列努力,柿坪村培育出种养殖大户、发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遍地开花”、从“靠天吃饭”到“靠地赚钱”的嬗变。为了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长效发展、长期增收”双赢,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把投入400余万元的养牛场争取到了柿坪村。如今,柿坪村拥有3家农业企业,流转土地林地2200 亩,带动110余户群众稳定增收。柿坪村人均收入增加3000余元。集体经济收入15余万元。
/ [( u1 y5 Q) E) E% d2 e开展疫情防控劝导工作 ! ]+ Q$ B. F! O/ b( V
三、视民如亲、为民如己,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
2 i$ A- [7 a& ~- ?& {% w( c 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定群众立场,深怀群众感情,用真心、真情、真举、真干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是党群连心桥、群众贴心人。
3 g1 A3 t; K9 l' a, w5 o4 o7 [, t王英慰问留守老人
J2 }2 H# F# b6 R; f" [ 5 [8 U3 k2 J) E: s4 d
王英扎根农村、服务群众,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心里装着群众、时时想着群众、事事为着群众,始终牵挂着群众的安危冷暖。不是在贫困户家里,就是在去往贫困户家里的路上。王英手机里还保存着1000余张贫困户信息图片,每户贫困户她都至少走访过10次,对贫困户的人口、住房、收入以及要求等情况了若指掌。
7 v2 ^2 S) L/ y9 D" g/ P! u2 b4 t8 w. r" l* B; J
+ P8 y q) i- A/ w. e: v
四、公而忘私、忘我奉献,满腔热忱干事创业。 6 O6 O9 `* f( q, ~. n+ y
王英始终坚持“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生命”,工作充满激情和热爱,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身体力行,在平凡岗位上勤奋敬业、忘我奉献,表现出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8 e; G [1 G# o& D
王英的孩子刚满6岁,由于工作繁重琐碎,加班熬夜、假而不休成为她的“标配”,常常孩子在电话那头哭闹、她在电话这头默默流泪,也常常家里村里两头跑。后来,她干脆将孩子托给母亲照管,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 E/ l6 F, j7 U) T/ K% g" L1 S王英加班工作 & d& g+ J4 ^- \& m0 Q. U
6 J; Z( h5 V, w& e5 l1 W- L 事故发生后她身受重伤住院治疗近一月,王英醒来第一句话是“我好了,还要去扶贫!”她出院第12天便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回到了工作岗位。2 d) N9 V# k+ r5 s% F) `
2 {1 U1 S1 K) v! H# i+ h
! Y! G' g+ X, t! s5 [五、敬廉崇俭、干净干事,时时刻刻严己正身 , s2 }$ ]: `* q! _# Y. \6 ]
恪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准则和规范,做到了干净干事、本色做人,默默践行着党员、干部的价值观。# p; K% ]0 [; R7 @
工作上,坚持原则、挺纪在前、秉公办事,公平公正为民办事、为民服务。脱贫攻坚战以来的两年多时间,柿坪村前后投入扶贫资金1200万元,为加强资金监管,让政策不打折、惠民不减色,以王英为代表的村支两委坚决不搞“糊涂账”“坨坨帐”,建立起扶贫资金精细化管理台账,每一分钱的用途和去向都有据可查、一清二楚。
9 D6 w* o0 I7 x9 S2 G( Y9 R( m# r0 c
1 V$ X6 n$ w: D王英带领妇女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排查
* ~+ o" B, V4 a; W( K* T
" G7 @8 z z$ w7 Z' }7 s2 ]& `/ }- P5 y7 v
" ]- V/ _- L9 d W$ ? 王英常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奋斗的青春最伟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更加努力工作,运用所学知识努力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勤奋工作,完成三位前辈未完成的事业,成为一颗合格的螺丝钉,牢牢的钉在脱贫战场上!: ^# h! |8 K! \" D! F& Y' j
$ s8 q' r9 b2 `
3 B3 q! r0 ?& B. V, h1 c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