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q$ |, B8 t9 N
近期在沿河乡漫山的竹林里,可以看到村民们正穿梭其中,一派忙碌的景象。可是还没到采笋的季节呀,他们在忙什么呢?原来沿河乡正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贫困群众开展笋竹低效林改造,在全乡掀起了热潮。
0 f2 h) C s2 I8 a) M) u6 P- s/ i( l) }3 _, v( `, D0 s3 \& h% o; S- O0 }
% \, I" [" R" ^0 e; H- `
3 h* x' r) |7 W; ]: [' b9 V6 U1 A6 W" T2 w7 g
笋竹资源是沿河乡的特色资源,充分利用好和开发好需要政府主动作为。开年以来,沿河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及企业复工复产。组织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确定在全乡开展笋竹低效林改造,在保障农户及贫困户产业稳定增收的同时促进全乡特色笋竹产业发展。一是建机制强动力,研究出台《沿河乡2020年低效林改造方案》建立起奖补机制。每亩改造费用200元,同时联系市场主体对竹材进行收购,并对竹材销售除收购价外另给予5分钱的补贴,对于补植补造给予农户150元每亩的补助,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增加收入。二是抓管理重安全,注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定期检查。明确专人负责野外用火安全管理、抓疫情防控管理,抓好安全生产排查。三是强服务促发展,增强政府服务意识,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困难。业务科室强化专业指导,明确改造标准,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
$ J% j0 \5 ]) U& X0 k* [. d& X7 ?) z3 \) f' f! T
]" `$ C" D5 n
; {, A) y" c6 [( _' M0 y- ^* P4 m 截止目前,全乡已开展低效林改造1000亩,销售竹材100余吨,新栽植笋竹200余亩, 带动辖区60余名困难群众务工,人均增收2000余元。预计到四月全乡将实现笋竹低效林改造共3000亩,新栽笋竹1500亩。
; U0 W4 l. n- U0 z0 Q
7 u4 \& o e4 F7 Z" s
9 Q2 I* T8 B- f* e$ r0 t; `# l
" o! x4 K; G& m' l; E
# b* J/ O$ Z: F; G8 A, W “竹”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苏东坡曾感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作为生活在沿河乡的村民来说,已然真实地生活在“不可居无竹”的生态佳境中,且依靠笋竹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谱写了一曲竹富沿河的开拓之歌。) N7 l) \* i% \1 |
2 J2 x! y7 M9 F" A. ]
6 t# c r9 w1 b. z/ B) k/ _% y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